“恩,里面也有藝術家,但更多的是和建筑有關的人們,我爸爸就是一個工程師,他很為自己是這個行會的會員自豪,聽他說巴黎的每一個建筑都有他們的參與。”
聽起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景點,陳星心里想著。
他對景點的理解和很多游客不一樣,他更喜歡那些能代表一個地方文化,或者稍微小眾一點,但有自己特色的地方。
文化,傳統,大于被打造出來的景點。
這也和系統的獎勵機制有關,每次陳星被某種文化吸引的時候必然會有獎勵,而看到景點就沒有,除非這個景點會讓陳星都覺得震撼。
“接下來我們去哪里”陳星問道。
“香榭麗舍大街。”
她的路線是經過規劃的,去往巴黎知名景點凱旋門途中正好會經過香榭麗舍大道,而這個時間也是香榭麗舍大道最熱鬧的時候,從頭走到尾,街道的盡頭就是凱旋門,
明天本來是參觀盧浮宮博物館,但陳星有事情的話可以先去看看小一點,但藏品都很不錯的奧賽博物館。
幾乎所有的國際大都市都有這樣的一條街道,他在市區最好的位置,筆直寬闊,治安良好,道路兩旁有著無數的奢侈品店以及昂貴的餐廳,一年到頭游客不斷。
在燕京,他叫王府井大街,在紐約,他叫第五大道,在巴黎,他叫做香榭麗舍大道。
陳星最初聽到這個名字并不是在某個介紹巴黎的課本里面,也不是,而是在一些歌曲的歌詞中聽到的,仿佛這里就是時尚的代名詞,穿著這里的衣服瞬間變成偶像劇男主角似的。
對不熟悉巴黎的游客,比如陳星這樣的人來說,巴黎好像就這一條街道。
陳星看著往來的美女,更加肯定了自己之前的一個想法。
巴黎果然是街拍愛好者的天堂。
雖然現在的巴黎很冷,室外溫度只有五度到七度的樣子,但絲毫沒有影響到這條街上的女人們,她們大多都穿大衣和風衣,帶著墨鏡,圍著各色的圍巾,行走之間瀟灑十足。
和她們相比,穿著藍色羽絨服的阿貝爾都有些土氣了。
在之前那些地方,穿羽絨服的人還是挺多的,但這里風衣和大衣才是主流。
阿貝爾說道
“這里我們看看就好了,他的景色很漂亮,但如果要買東西的話香榭麗舍大道絕對不算一個好地方,改天我可以帶你去老佛爺商場,哪里的奢侈品要便宜一些。”
陳星贊同的點頭。
其實吃飯這里也不是一個好地方,從這些餐廳的裝修來看就知道是肉眼可見的貴,而且來往的人太多了。
但有一個地方陳星很喜歡,人也少。
這是一個小花園,長椅上零散的坐著人,可以看到街道上繁華的樣子,又聽不到那邊的嘈雜。
陳星和阿貝爾在一個長椅坐下,他問道“這里叫什么名字”
“香榭麗舍花園,你很有眼光啊,我很喜歡買一杯咖啡坐在這里看書,這種環境能讓我看書的時候沉浸下去,不過正因為這樣,有一次我在這里丟了自己的手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