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幾人開車到達戛納,入目可見的便是濃濃的夏日海濱風情。
什么現在已經是12月了沒有夏日
但這和南法有什么關系呢這邊的天氣讓你絕對想不到這已經是冬天了,入夜了當然會冷一點,但是白天的時候甚至可以穿上襯衫出門。
可能是臨近海邊的關系,戛納的棕櫚樹特別多,但是很雜亂,就像當初種植的時候就沒有規劃似的。
聽說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就是一顆金棕櫚樹
那看來這也是城市的一種標志了。
萊娜把車停在rodeantiero路邊,這是一條中間有綠化帶的主干道。它的南面是海港游艇碼頭,北面是戴高樂自由廣場,廣場里種了不少樹。
有點像街心花園,穿過花園又是一片繁華的商業圈。
街道特別寬敞,中間的綠化帶都是種植的梧桐樹,而不是常見的那種用來消音的灌木。
莎洛妮婭問道“那我們是先去消費,還是干什么”
萊娜把自己的頭發綁起來,顯得更加利落了,說道“我帶你們去看音樂節吧,這段時間戛納在開音樂節,至于消費,你可以在巴黎消費。”
戛納是一個一年到頭都在舉辦國際展會的城市,有戛納電影節,戛納電視節,戛納音樂節,戛納廣告節,戛納房地產展等等。
這也為這個小地方帶來了不少生機,城市里的酒店每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人滿為患的。
陳星在一邊拍攝戛納的街頭。
他來之前以為這里充滿了紅毯,沙灘,游艇,海濱大道和各種奢侈品店,但真實來到這里才發現這里也不過只是一個安靜的小城。
當然,更可能是這里離活動舉辦地有些遠。
在這里看到的是跑步的年輕人,遛狗,曬太陽的人,還有拿著報紙,坐在長椅上的人,他們不緊不慢,悠閑得就像退休的老頭。
莎洛妮婭走到陳星身邊說道“你在拍什么”
“拍他們的生活狀態,沒有壓力,也沒有內卷。”
“但也沒有激情。”莎洛妮婭說道,然后說,“萊娜要帶我們去參觀音樂節,但現在可是白天,我不覺得上午的音樂節有什么好看的東西。”
“那我們可以去看看沙灘。”陳星說。
尼斯的沙灘全是小石頭,走在上面硌腳的很,但很奇怪的是離尼斯只有三十公里的戛納卻有細膩的海沙沙灘,陳星想去看看。
“也好,可以曬曬太陽。”
回去找萊娜商量了一下,她也沒拒絕,就上車朝著海邊開。
其實萊娜覺得戛納最適合游客的地方是節慶宮,具體一點是里面的巴里耶爾賭場,但她對賭這種行為實在是敬而遠之,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說。
戛納的海岸線足足有七公里,而且海浪不強,海里也很難發現危險的水生物。
所以是極其適合游玩的。
他分為公共海灘和私人海灘,兩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迷人,私人海灘有很多設施,躺椅,服務員服務,淋浴和儲物柜之類的,公共海灘雖然沒有這么多東西,但有淋浴館和餐館。
但無論公共海灘還是私人海灘,美女都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