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媽疑惑的眼神逐漸閃亮。
哎呀我兒子出息啦
雖然她沒有多少文化,但有了這本雜志,還有了這個什么過稿通知,那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這份郵件是什么意思吧
她一把從丈夫手里拿過那本書,滿心歡喜了摸了摸書皮。
“華夏國家地理,這名字一聽就很厲害。”
陳爸也說道“快翻翻看,后面肯定有兒子寫的東西”
一些離得近的老主顧也背著手走了過來,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讓這兩位一驚一乍,像兩個拿到禮物的小孩似的。
陳星的稿件在這一期雜志的后半截,按照目錄翻開這一頁,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張用了左右兩頁紙來表現的照片。這雜志是十六開的,用兩頁來表現照片足夠觀眾很清晰的看到其中細節了。
不是萬家燈火的那張,而是陳星站在傣族村子邊緣,往梯田上拍攝的那一張。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社會,這張照片拍攝的時候正值水稻成熟,大量當地村民都在彎腰割稻子,面帶愉悅,色調明亮,有著濃濃的豐收意味。
滇南古寨萬千明鏡映炊煙
撰文陳星
陽光明媚的春滿梯田宛如瑤池仙境
攝影陳星
陳媽看了這張圖很久,心想這就是兒子去旅行去地方看起來可真漂亮啊。
翻頁。
這時候左邊就是文字了。
“春滿梯田的村落,是千百年來自然與人民共同創造的獨特文化景觀,在這里,土地的意義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即,土地是美,土地是棲居的家園,土地是傳統和生命,土地是充滿意味的符號,土地是值得信賴的伙伴。它承載著華夏民族的農耕文明,是平民景觀和大地景觀的精華”
陳星從梯田開始講起,然后說到了在這里耕種的苗族人,傣族人,照片也記錄了當地人的房子,當地人的生活陳星用不到三千字和四張圖片,描繪了一副世界上最美的田園圖畫。
逐漸把這些文字,照片看完,陳媽眼神里也沒有了川渝女娃的潑辣,一臉柔情。
陳建南缺了一點淡定,看完之后下意識的大喊道“小光咱們兒子出息了啊”
陳媽眼神一凝,伸手就掐“你說什么”
“老婆,老婆”
陳媽最煩有人叫她名字了,尤其是在生了陳星以后。
一些看熱鬧的人這才知道這兩夫妻看的文章是他們兒子寫的,七嘴八舌的說道“星星當作家了”
“李姐,你把那本書給我們看看,我們也想知道小星寫了什么啊。”
“這什么書啊我回頭也買一本來看看不會是現在年輕人喜歡看的那種什么網絡吧”
“哎呀,我就說小星這孩子長得俊,肯定有出息”陳媽看了看說這句話的人,翻了下白眼,麻將館里誰不知道這位大媽天天把自己兒子考上重點的事情掛在嘴邊啊。
每一次陳星來棋牌室,只要這位在,都要裝作不知道的問問陳星在做什么,然后說說自己兒子在大學怎么怎么樣,老師多么多么喜歡自己兒子。
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了。
陳媽清了清嗓子,說道
“別擠了別擠了,你們是不知道自己多大歲數了啊別擠了,是我兒子陳星寫的東西被一個雜志給錄用了,我來給你們念念。”
三千多字,她也不覺得累。
如果有人想聽,陳媽甚至愿意天天過來念一遍,直到棋牌室里面的人都聽膩了為止。
她真是高興壞了。
自己兒子長了二十年,總算出了一次正經的風頭。以后別人問起她兒子怎么樣,她也能說自己自己兒子是個作家,而不是和以前一樣,覺得兒子除了長得還行之外什么都拿不出手。
“我念了啊春滿梯田的村落,是千百年來”
陳星遇到了一點麻煩。
轉機不太順利。
巴黎和蓉城只有一班飛機,而且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陳星這次回國沒有坐上這一趟直飛蓉城的飛機,而是在燕京轉機。
但由于天氣原因,陳星落地的時候前面一架飛機已經走了。
陳星只有改簽,等六個小時以后再坐下一班到蓉城的飛機。
其實也不叫轉機了,從法國回到華夏,也算是到達了目的地,只是普通的航班延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