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初三
這個年過得很快。
陳星沒有結婚,依舊能得到不少長輩們的紅包,但有些知道陳星有錢的弟弟妹妹們也開始向他要紅包了,陳星遇到這樣的事情,如果身上有現金他也會給一點。
反正這樣的弟弟妹妹也不多。
他們這一輩,也就陳星的表哥表姐們結婚多一點,堂兄弟們愛玩,心氣也大,長兄陳杰目前還沒帶過一次女朋友回家過年。
雖然沒什么年味,但新年確實是一個可以放松心情的好節日。
對于陳星來說當然是這樣,今年的他不比以往,在親戚家里吃飯的時候得到的都是贊賞,陳爸陳媽也覺得很有面子,只有陳杰覺得過年一點意思沒有。
他是陳家的長孫,一家人都等著他傳宗接代呢,每天吃飯都在念叨讓他趕緊結婚。
不堪其擾的陳杰初五的時候就用上班當借口走掉了。
陳星一直在家里玩過了元宵,高職那邊開學的時候陳星才離開新界,去甜城的學校辦理轉學手續。
新界也屬于甜城,但已經是在甜城最邊緣的位置了,直線距離比新界到蓉城還要遠。
陳星坐了兩個小時車才來到地方。
下車依舊有些難受,頭暈,但卻沒有了暈車惡心的那種感覺了。
看來多坐車確實能減緩暈車帶來的負面癥狀。
圍在車站的生意人們看到陳星一個人從車站里走出來,連忙就有人過來問“帥哥,去哪里”
“帥哥,鐘點房住嗎”
陳星完全對他們不理會,朝著車站前面的公交車站走去。
從這里到學校只有五個站,公交車十分鐘左右就開到了,坐這種三輪車,摩托車,或許他們繞的路就不止十分鐘。別以為你知道路他們就不敢繞,只要你上了車,那還不是他們說多少就是多少
年輕人很難做到和他們在幾塊錢方面討價還價。
一下車,在學校門口做生意的一個老板就把陳星給認出來了,喊道“陳帥哥,好長時間沒見到你了,來吃個餅子嗎”
“來一個。”
陳星上前掃碼。
這是個賣鍋盔的推車小店,在這個學校門口擺了很多年的攤子了,味道還可以,主要是老板人比較和氣,經常來的人他也能認得出來。
鍋盔是一種面食,里面加了肉末,蔥末,油炸以后放在炭火的邊上烤的一種小吃。
也不知道外面把這種小吃叫什么,反正除了川省,陳星沒有在其他地方見到過這種零食,皮薄而酥,帶著焦香,只需要吃一份,滿口余香一整天。
老板把烤好的鍋盔給陳星裝上,問道“你們這一期實習的都回來了”
“我也不清楚。”陳星說道。
大部分好像都回家了,有些人在不去廣東實習的情況下依舊過來讀書,住校,當然也有人愿意在廣東做下去,畢竟學校后來也給他們漲了一些工資。
一個月三千塊錢,學校包吃住,家里貧困一些的學生也愿意在讀書的時候給家里面減輕一點負擔。
陳星拿著鍋盔邊走邊吃。
華夏的飲食文化多種多樣,有些地方你找不到有誰走在路上還在吃東西的,也有些地方到處都能看見。
不過在巴黎,基本上是看不到任何人是邊吃邊走的。
如果有,那多半是剛去法國的人。
“陳星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