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住在教授的一個朋友家里面,如果不這樣,現在的阿爾勒是訂不到房間的,除非有誰不想過來了臨時退房,但這樣也會被一直盯著的人瞬間搶下來。
教授的朋友是一個快要八十歲的獨居老頭,不是攝影師,但作為阿爾勒的居民,家里收藏了不少攝影作品。他家的房子還挺大,除了他住的房間之外還空了三個臥室。
諾貝爾教授今天一直在奔波,有些累了,想先在這里休息一天。
但陳星耐力體力都遠超常人,放下行李以后就拿著相機出門了,他帶著一頂澹藍色的遮陽帽,穿著條紋襯衫和款式很薄的一件51風衣,就突出一個帥氣逼人。
比起巴黎來說,阿爾勒的天氣炎熱干燥,太陽的紫外線很強。
所以,如果不想涂防曬霜也不想被曬黑,那就不能只露一個膀子在外面,不然等你逛完一天了回去酒店,你就會發現手臂和胸口出現了極大的色差。
而且歐美人一般不會在太陽底下打傘。
如果在路上有人打著遮陽傘,不用看就知道多半是中日韓這幾個國家的游客,面露奇怪的是來自其他歐美國家的游客至于阿爾勒的當地人
他們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場景,甚至有些不想曬黑的人,她們也學會了在太陽下打著一把傘。
陳星跟著導航直奔arènesdares而去。
這個法語單詞的意思就是阿爾勒競技場,也就是陳星聽說過很多次的阿爾勒版本,古羅馬斗獸場。
參展的攝影師有另外的一條路可以進去,但陳星依舊從游客進門的位置排隊進門。
這個斗獸場的外觀真是漂亮,光是外墻就有二十米的高度,墻體上沒有太過復雜的凋刻花紋,但一點都不減這里古樸的風格,以及被時光沖刷過后的韻味。
聽說從高處看下來,這個競技場的長寬都是百米開外的。
一百米好像不大
這只是聽起來,實際上用腳去丈量,一百米絕對不算小距離了,而且這棟建筑也不是平面的,人家有二十米高,容納一兩萬人輕輕松松的。
進去以后,陳星看到周圍到處都是拱門,大大小小,大概有八十多個。
他先是拍了許多關于這個建筑的照片,這才正式的去參觀這里面的作品。
這個場館是這次攝影展的主要場館之一,入選的都是年輕攝影師中最優秀的那一批人,然后組委會再挑選其中最好的作品,把他們也覺得喜歡的放在這所場館中展覽。
諾貝爾教授喜歡叫這里為新人攝影師展,實際上應該叫做新銳才對。
是新銳,那范圍就比新人大得多了,大家相互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七月份攝影節剛舉辦,九月份就要結束了,如今的八月一整個月就是來參觀攝影節游客最多的一個月,周圍來來往往的游客都說著不同的語言。
左邊一句薩瓦迪卡,右邊一句阿尼哈c喲。
如果真有對七八種語言會而不精通的人來到這里,cu不會被干廢嗎
陳星現在會三種語言,但也還好。
他不用去想怎么把別人說的一句話去轉換成母語的意思,對他來說另外兩種語言也都和母語一樣的熟悉,大腦不需要翻譯就能知道意思。
這個攝影展里面有個亞洲區。
不知道是不是如今華夏也有牌面了,他的亞洲區標識牌是用英法中三種語言寫的。
陳星一過來就盯著這個牌子。
神t亞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