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面積很大的村子。
除了隨處可見的徽派建筑民居之外,這里還有很多的池塘,池塘里面的水雖然不是那種透明清澈的,但也不臟,青苔浮萍極多,荷花正熱烈的盛開。
春天是桃花櫻花梨花盛開的時候,他們美則美矣,但只有二十天的花期。
也就是說,你只有在那春天的二十天里面才能見到他們的花朵。
而荷花的花期幾乎貫穿了整個夏季,開花的時候晨開暮閉,像人的作息一樣。而荷花的美也不遜色這幾種花多少,從古至今留下的詠荷詩詞也同樣不少。
陳星左右看了下。
如果是一般景區,這種池塘邊上絕對是有長椅的,可以讓游客坐下來休息,但這里沒有,這只是個村子,也僅僅是個村子。
村子好啊。
比景點好。
陳星像個老法師一樣在這里拍了一會兒荷花,想坐靠在岸邊的船去池塘中心看看,但奈何自己不會劃船,在這里也不認識其他的人,也就嘆息著作罷了。
在此一提,這個池塘并不是陳星在山上看到的那個有白塔的池塘,那個池塘在村子的邊緣,那邊除了白塔還有寺廟。那邊的水塘就大了,至少要比村口這個池塘大倍。
外面那條路只通往這個陳家村,更里面是沒有其他人居住的,所以路上的人才那么少。
但是來到村子里面卻能看到不少的人,和大部分的村莊一樣在靠外的田地里面有人勞作,有人在荷花池里面玩耍,寧靜祥和。
只是和其他村莊一樣,年輕人少。
陳星在滇南或者川省都見過很多農村,一般留在村子里面的留守兒童都是比較野的,女孩子還好一點,男孩子基本沒幾個穿得光鮮亮麗,但陳星在這里碰到的小孩卻很干凈,也很有禮貌。
四處閑逛的他很快看到了一所小學,名字叫陳家村小學。
看起來是村辦小學,可里面的裝修卻很不錯,雖然沒有達到大城市的那種標準,面積也小。但人家修得很好看啊,從門口看進去,里面的房子和村子民居的裝修風格如出一轍。
再往前走,陳星還看到了一個陳氏書院。
這個書院應該屬于古建了吧
陳星沒發現這棟建筑有人守著,就邁步走了進去。
沒進屋前,在外面只能看到古建的木門和白色圍墻,進來以后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空曠的院落,巨大的硬山式屋頂的下矗立著十幾根巨大的柱,這些柱子都刷了那種黑,但也不是純黑色的漆,十分氣派。
角落處放了三塊乒乓球臺,一些小孩子在那邊玩著乒乓球。
陳星對古建筑的了解不多,但見識卻比一些普通人要多一點。
這個書院算是三進的院落,屬于比較新的傳統祠堂式建筑,看柱子上的漆,和橫梁上精美的木凋,陳星就知道這里不是真正的古建了,而是翻修過后的。
但那也是古建,陳星心想。
總比別人翻新后又做舊好得多,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木凋也是少見的精美,苗族的寨子也是很喜歡凋刻東西在門框上的,陳星一直都很喜歡,也覺得很厲害。但到了這里才知道什么叫做漢文化的藝術,老匠人的手藝。
就連屋頂上都不簡單,木凋的錦鯉經過了上色,在屋頂上活靈活現的。
嘴巴張著,看位置應該吐雨水的,不管從設計還是從寓意上來說,都顯得精美和適宜。
更里面還有房舍,也沒有人看守。
走進去看到的是長條的桌椅,前面有一塊現代的黑板,這是這間屋子里面唯一具有現代氣息的東西,但也并不顯得突兀,在他們這一代的印象中,教室沒有黑板才突兀呢。
墻壁上掛著宣紙的書法,其中有寫得好的,也有寫得差的,但毫無疑問都比陳星的字寫得好。
在古代,這里不是官辦的書院就是私塾吧
陳星一直想讀這種私塾,不追求文憑,只學自己的修養,培養文人的氣質但他屬于武俠看多了,真實情況就是陳星從來沒看到過哪里有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