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不好開進來,但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一個電瓶車。
這種反差陳星認為很有趣。
他在路過一家店鋪的時候,看到外面有一個新的信箱,剛刷了漆,陳星還能聞到一點點油漆的味道。
什么年代了,還用信箱
陳星很少在國內看到信箱這種東西,僅僅只是在一些辦公大樓外面看到那種雖然掛出來了,但或許沒什么用的舉報箱,意見箱什么的。
純粹的信箱陳星只在巴黎看到過,不過巴黎那邊也沒有使用。
只是沒拆掉而已。
陳星抬頭望向這家店鋪。
這是一個竹編店鋪,牌匾上的名字是發著光的,叫竹藝臺。
這個店中間用木板隔成了兩塊門面,其中一個是門,里面有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在玩手機,另一面是櫥窗,從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擺滿了各種竹編的藝術品。
有江蘇隨處可見的小橋,大大小小的竹編船。
船做得很精美,小的有烏篷船,不管是在古鎮還是在平江外面的河道都能看到,大的有六十公分長,是一艘古代的大船,可能這就是江南的畫舫
陳星也不認識船,不知道具體怎么叫。
但絕對精美。
船體里面還放了一塊小燈,讓這艘船發著暖色調的光,細節完美,甚至讓陳星有一種放到水里,這艘船就可以動起來的感覺。
心動了,這手辦漂亮啊。
陳星不算二次元,家里沒有動漫人物的手辦,但對這種大型物體縮小以后的模型沒有什么抵抗能力,在巴黎還帶了一個鐵做的埃菲爾鐵塔模型回來。
這艘船我要了
只不過運送是個問題,如果放在飛機上空運不會碎掉吧
他對航空公司的托運是有怨念的,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所以他每一次相機以及鏡頭都是自己帶上飛機,行李箱里面只留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
走進店里,玩手機的年輕人抬頭看了一下。
“你好,要買點什么嗎”
“隨便看看。”
“哦”他有點小失望,一般這么說的人好像都不會買東西。
尤其是陳星這樣拿著相機的,或許只是進來拍一拍照。
進他店里的攝影師有很多,不按年來計算,就這個月他都看到不下于十個了。不過這也是對他們家傳手藝的一種贊美,說實話心里還有點自豪的。
他放下手機走出來看陳星,忽然說道“你相機挺好看啊,哈蘇”
哈蘇的樣子不難辨認,風格很明顯。
不過陳星還是第一次從攝影師以外的人聽到這句話,下意識的往回收了手,不過很快又想到不是要解禁了嗎然后也就無所謂的點點頭說道
“對啊。”
“真是漂亮,以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想貸款買一臺哈蘇或者來卡,幸好沒買,后面買了d610。”
“還在用嗎”陳星好奇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