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藝術,也是諾貝爾教授希望陳星去走的方向。
賽斯的吹牛還在繼續。
“我非常慶幸我的速度足夠的快,在大部分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簽下了陳星,不然等陳星有現在這樣的名氣,或許我們就簽不下他了,巴黎的同行可比我們厲害多了。”
莎迪笑了起來。
“緣分讓你們相互吸引,我在英國也總是聽到陳星的名字,想必你們對陳星的宣傳也是不遺余力的。那陳星先生,你又是怎么走進攝影這條路的呢我聽說你以前學習的是企業管理”
“你說的沒錯。”陳星回憶了一趟這兩年的經歷,說道。
“我是兩年前才第一次接觸到相機,那時候我和我的朋友在一家很古老的餐廳當中用餐,老板無意中看到了我用手機拍攝的一張照片,然后很熱情的邀請我去給他們的菜品拍照。”
“這是你的第一桶金”
“沒錯,我用他們支付的錢買了人生當中的第一臺相機,然后在巴黎旅游的時候通過了巴黎高裝的考試,逐漸走到了這里,學校里面老師,以及德爾林學長,在此期間都給了我很多的幫助。”
“這是真的嗎從接觸到現在只用了兩年的時間”
“是的。”
莎迪很驚訝這個時間,因為現在陳星已經是攝影界很出名的一個新星了,這次阿爾勒新人獎也百分之九十九確定是他,而從一個小白到這種水平,只用了兩年
“天賦橫溢,我只能想到這個了。那你又是怎么想到你現在這種風格的呢”
即使是華夏的攝影師們也很少有陳星這樣濃烈的華夏風格,就像島國人拍攝的一些作品,在歐美人看來就非常具有他們自己才能拍攝出來的獨特風格。
華夏其實也有這樣的風格,但那叫港風。
前段時間被陳星帶火了一波,很多會拍港風的攝影師又小發了一筆財。
至于華夏本土的風格。
以前或許沒有,但現在他們在陳星這里發現了,還在華夏國際實力越來越高,被無數國家開始重視的時間段。
“可能是我們國家的歷史吧。”陳星沉默了一下,整理語言。
“從遠古的神話時代到夏、商、周朝的昌盛,從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到秦、漢、隋、唐時期的輝煌,從隋唐五代光輝燦爛的文化直到宋元明清封建帝制的終結,當我學習歷史的時候,這種多元化便向我撲面而來。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的一切,造就了現在的華夏人,也造就了我現在的風格。”
此刻的畫廊里也有一些華夏人。
他們欣賞陳星作品,就有比歐美人更深刻的文化感觸。
尤其在看到周圍的外國人面對照片里自己國家的建筑時,發出一聲聲低呼的時候。那種不言而喻的喜歡,更是讓他們心里生出了大量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自信。
莎迪很喜歡陳星說的這段話,他還小聲的問助理錄下來了沒有。
回去以后這段話他要放在自己文章的第一段,加大加粗的那種。
看了看時間,她說道“陳星先生,讓我的助手來拍一張我們的合影吧。”
結束了這次采訪以后,陳星準備到展廳里面去逛一逛,陪一陪海德薇,或者和一些不明白自己作品的人介紹一下自己的照片,對他們說一說照片里面的故事。
但賽斯攔住了他
“你去哪里還有好幾個評論家要等著你去見呢,他們可是等了你好久了。”
這段時間在歐洲開了這么多的畫展,對陳星好奇的人可不止莎迪一個,那些來自北歐,意大利,甚至亞洲的藝術記者,或者評論家們,可都盼望著能和陳星見一次面,當面詢問一些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