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鳥兒只是看著像剪影而已。
這幅作品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純黑的,哈蘇的優秀像素足夠支撐這樣的大圖。
站在最前排看了這幅作品至少一小時的人頭也不回的說道“不是的,這張照片沒有經過任何的修圖,甚至沒有進行一點點的光線處理。”
“這個攝影師的運氣太好了。”那個女人說道。
德爾林聽到這句話,搖頭說道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是華夏的一句諺語,自然界每時每刻都在出現不同的美景,我相信此刻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一定還有比這幅作品更美的場景,但我們拍不到。”
之前說話的那個男人回頭看了一眼,從德爾林的打扮看出來他只是一個攝影師。
放心了,這不是對手。
這次攝影展很多照片都是有價的,但這張佛光卻是非賣品。
他從賽斯那里得到消息,這張照片只會出售給本國的博物館,而他們蓬皮杜藝術中心對這幅畫可謂勢在必得,他們博物館里的攝影作品好久都沒更新過了。
在佛光的對面還有三副作品,這三副作品的質量比大廳的要好,但顯然也沒有佛光那張好。
靠近來看,這三幅應該在同一個地方拍攝的,其中兩張拍的都是人像,最后一張是華夏建筑沐浴在晚霞中的景色。這次攝影展既然叫晚霞陳星,那肯定會有大量這樣的夕陽作品。
這張晚霞作品已經被售出,所以價格已經看不到了。
不過既然擺在這里,這三張照片的價格應該是差不多的。
德爾林靠近另外一張,這是在室內拍的一個華夏女人,她坐在一張華夏風格的椅子上,穿著東方旗袍,演奏著一種不知名的樂器,氣質優雅。
看介紹
華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評彈。
這是一種方言式的華夏傳統戲劇,流行于華夏的江蘇,江浙,尚海一帶,照片當中的女性柔美,溫柔,是最傳統的華夏女性,拍攝于陳星在華夏江南地區的游歷。
價格45000歐元。
也合適。
德爾林想賺四萬也簡單,只是和陳星這種方式不同罷了。
這個價格看似很貴,對很多普通人來說估計只有冤大頭愿意購買,但攝影師和畫家一樣,買的就是這個攝影師的名氣。阿博特先生的畫廊在這兩個月里面花了這么多錢來給陳星宣傳,當然要趁著這次阿爾勒攝影節的勢把陳星的地位打下來。
也就是陳星剛出道,要是陳星多拍幾年,他們甚至敢把一張最普通的作品標價10萬。
最后一張也是人像。
這張就看不出性別和年齡了,甚至看不清臉,因為這是一個戲臺,舞臺上的演員化了很濃的妝。
華夏戲劇
華夏的戲劇在歐洲比國內好賣票,德爾林有時候也去看過幾場,聽著那異國的語言,看著舞臺上演員充滿表現力的動作,他甚至覺得比歌劇還要好看。
但照片上的打扮又和他看過的京劇不同。
越劇華夏第二大劇種,在歐洲有華夏歌劇之稱,也是歐洲演出最多的華夏劇種,如果對畫面中戲劇感興趣,可以購票9月21日戛納愛樂音樂廳的華夏越劇表演。
價格45000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