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作為官方的主導單元,每年都會匯聚戲劇界最好的作品,除了戲劇團體,還有一些音樂,舞蹈等等藝術的展現平臺,以前甚至還有電影來參加。
o是“oicie”,指的是在戲劇節舉辦的時候,由于場地有限,一些劇團和藝術家會在城市其他場地上演出,這些演出就被稱為“o”。
陳星這次攝影展不是有幾張越劇的作品嗎,簡介里面就有介紹本月在戛納舉行的越劇表演,這就是o。
沒聊幾句就到了。
開車的小哥把車停在路邊,回頭對陳星說道“看吧,我就說半小時就能到。陳,海德薇,你們去玩吧,要走的時候給我打一個電話就行了。”
他的車停在阿維尼翁的老城區,盛夏的南法日光燦爛明亮。車站正對著城門,穿過城門就是老城區的主干道共和大街,這條大街筆直得和現代的商業大街一樣,徑直走就是阿維尼翁最著名的景點教皇宮。
戲劇節舉辦期間,這條大街上人來人往,房屋的墻上一層一層的掛著各種戲劇的宣傳單。
不是直接貼上去的,而是用一根繩子把很多傳單都穿了起來,這些傳單各有各的顏色,但大小卻是一樣的,看起來也不會覺得太亂,很適合拍照。
音樂的聲音到處都有。
那些街頭藝人坐在街道的中間,周圍放著一些琴盒收錢,音響可能開成了最大,反正離著很遠都能把他們唱的什么聽得一清二楚。
還好音響的質量也很好,傳出來的聲音才沒有商場宣傳的那種廉價感,不然先不管這里有沒有城管這種職業,路過的游客估計都會忍不住踢翻他裝錢的琴盒。
人這么多,海德薇社恐犯了,緊緊的貼著陳星。但也在觀察周圍的建筑。
學美術的必須得多出來走一走。
海德薇出門旅游就很少,她畫的東西要不就是夢里的景象,要不就是在電腦里面看到的。
阿爾勒和阿維尼翁的建筑都很有特色,和巴黎完全不同,當然和美國的建筑就更不同了,美國的建筑在她看來一點都不美觀,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陳星說的鋼鐵叢林就非常形象。
“她們的窗戶都好小,而且有些還是畫上去的,真好看,是風俗嗎”海德薇在陳星耳邊說道。
這讓他耳朵有點癢。
他也看了一眼,說道“這邊的建筑都是這樣的,不是風俗。想要了解的話就要從古羅馬說起來了”
陳星可是寫過書,查過資料的,海德薇問的這個問題他剛好知道。
“古羅馬有一個稅收叫做開窗稅,他們規定凡是向外打開的窗戶房主都要繳納這種稅。這個奇葩的規定漸漸流傳到了法國,人們修房子自然也就減少了窗戶的數量,而一些家庭甚至不修窗戶,但為了美觀,他們就會畫上窗戶。”
海德薇嗯了一聲。
“真有這種規定”
“肯定是真的啊,法國政府還規定窗戶越寬稅金就越高。所以即使開窗他們也會把窗戶做得又窄又長,現在的法式窗戶就是這么來的,不是為了美觀,而是為了躲稅。”
陳星在海德薇崇拜的眼神中迷失了自我。
男人平時做功課,不就是為了能在漂亮女人面前顯擺嗎。
老城區的面積不大,被完整無缺的五公里城墻剛好能包住,沿著這條街道走不遠就能到他們之前看到的那個哥特式宮殿。
這個地方叫教皇宮還真沒叫錯,這里真是以前的教皇居住過的地方。
懂得一些西方宗教歷史的人,可能都聽過阿維尼翁之囚這個名字,陳星也不知道具體的細節,只知道因為法國王室和羅馬教廷爆發了戰爭,迫使那之后的七個教皇都在這里居住。
然后阿維尼翁這個地方就從原本的一個小鎮,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成為了現在著名的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