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是公交車,陳星就上去了。
按照麗姿嬸嬸說的路線,往這邊走兩個站就是一個不小的市場,周圍好多人都喜歡在這里做生意,漸漸的也成為了附近比較知名的一個市場了。
每一個國家的市場都很有當地的特色。
華夏的大型市場大媽多,人多,如果有早上出門買新鮮菜的經歷,就能在市場里面見到一副屬于華夏的繁華,以及那背后的人生百味。
他們會對市場中價格的波動十分敏感,這種顧客的需求最終反饋到市場,導致商販們也開始注重起價格這件事來,讓他們賣的東西每天都會有波動。
法國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這里的市場卻對高端產品和服務有很高的要求。
價格波動也不是很大。
從陳星認識的人當中,他們似乎更喜歡去超市買各種東西,比如昨天他們就在超市里面買了一大堆的東西回去放著,這就是他們之后幾天的口糧。
等下車來到這里,這個市場的特色就一眼可見了。
由于附近的農場種植了大量的花卉,導致這里幾乎就是個花卉市場,夏天各種顏色的花都能在這里看到,甚至還有人在這里出售反季節的花。
馬路邊停留了皮卡,甚至小貨車,一車一車的拖著花走。
碎掉的花朵一片片落下,落在陳星經過的地上,還真有一種古詩當中花香鋪滿路的感覺。
很多賣花的都是年輕的女孩,看到陳星一個人在這里經過,還忙里偷閑給陳星送了一朵,然后漸漸的,陳星不用買,手上就已經捧著一大束花了。
“非常感謝,啊,這朵花很漂亮,謝謝你。”
陳星對她們很友善,問清楚這里影像館的位置后,抱著一大束花朝著那邊走。
雖然知道她們大多數只是湊熱鬧,但卻讓陳星體驗了一下大明星演唱的時候,被一大群人圍著送花的感覺。
她們都是附近農場主的女兒或者孫女,麗姿年輕的時候也來這里當過賣花女,現在他們在這里還有攤位。
影像館就開在市場當中,一個不算偏僻的地方。
影像館就是國內的照相館,到了現代都變成了一個個攝影工作室,或者各種影樓。
陳星剛拿到系統,拿到攝影這個技能的時候,就想著開一個專門拍美女的工作室。然后享受一下小電影中屬于攝影師的那種專屬劇情。
不光以前想,陳星現在都想。
少年慕艾,如果在他這個年齡腦海里面想的不是美女,那才奇怪。
國內的照相館都變成30版本了,西方很多地方卻還有這種10的照相館。即使他們的相機也跟著時代在升級,現在也變成了各種大廠的新單反,但店鋪大概的裝潢卻和很久很久之前一樣。
有些人說老舊,有些人說有創意。
陳星就覺得這里很有創意。
他來的這里是一家充滿了維多利亞風格的影樓,墻上掛著美人的肖像畫,臉部端正,皮膚細膩,雖然是黑白色,但是看起來漂亮極了。
桌子,椅子,臺燈,窗紗,都很有特色。
這里就算不開照相館,只開一家咖啡廳估計客流量都很不錯,因為實在太適合拍照了。今年法國的時尚風氣因為經常有陳星的商片出現,導致復古很是流行。
穿一身30年代貴族的衣服,在這里多半就能拍出那個時期的感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