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點頭說“教育自由,研究獨立。”
“你入校插班的文件也是我批準的,本來以為你最少也要學習兩年,沒想到你能拿到攝影界的最高獎項。畢業以后,你也要時刻記住我們的校訓,在學習和創作的過程當中都保持自己的自由和獨立思考,要做時尚的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
“非常感激你的看重。”
“恩,好,畢業證會在一段時間過后通知你來取,我這邊沒什么問題了,你可以自便。”
陳星點點頭走出辦公室。
沒人的時候,這個副校長嘆了一口氣。
他們的校訓是教育自由,研究獨立,要在任何時候都保證自己的創作自由,這一點對攝影專業的學生也是一視同仁的。
學校并沒有說一定要讓學生們必須去拍商業攝影,去拍人像。甚至還鼓勵多拍一點其他的東西,去當導演,去拍風景,就像諾貝爾一直教育陳星的那樣。
但由于學校其他專業太強勢,這讓作為同校的攝影師們有了一個天然的,不需要怎么攀登就能走到行業中層,甚至直通頂級商業攝影師的捷徑。
像陳星這樣有著自己風格,并且一直堅持的學生真是太少了。
諾貝爾說得對,以后有機會真要讓陳星來教一教攝影班的學生才好,如果能稍微轉變一下自己的觀念,學校里這么多有天賦的小攝影師們,總能多走出幾個走向國際的攝影師。
陳星一身輕松的下樓。
學業總算是進行了一波大更新,從名校的在讀生變成了名校的畢業生,以后自己在文化方面也能不弱于人了。
法國第二,世界前十的藝術學校,說出去多有面子。
現在到了上課的時間,在樓下花園里面的學生少了很多,但依舊有不上課的人在花園里面看書,畢業的壓力對很多人都很大,但當陳星走過的時候依舊會收獲一大片注視羨慕的目光。
20歲就從學校里面畢業了,
很多人二十多歲才進入巴黎高裝成為一年級學生呢,陳星這也太年輕了。
他本身就在學校里面比較出名,如果這所學校也有校草這種意義不明的榜單,但陳星肯定也是其中一位,雖然他有著東方人的相貌,但臉卻不像東方人那么平,棱角分明,各方面來看都很出眾。
現在又因為提前畢業,又讓整個學校都吃了一瓜。
十月份的天氣在很多國家都是最好的月份,這個季節的法國梧桐也開始變黃了,一陣風吹過,便會從樹上帶走一群樹葉,落在常年綠色如茵的草地上,畫面很浪漫。
一些學生帶著相機或者架起畫板在描繪這一副場景。
時間還早,海德薇也在她的學校沒回去,陳星想了想也沒急著走,最后一次坐在他最喜歡的那顆樹底下。
不遠處有個練小提琴的學生。
雖然是練習,但能如此不顧旁人的站在學校里人最多的地方練習,那技術也差不到哪兒去。
不知道是什么曲子,聽著很優美。
樹葉隨風舞動,像是用沙沙的聲音伴奏,這種環境讓陳星覺得很舒適,于是很快就在這里睡著了,等到兩小時后才被熟悉的朋友叫醒,這時候的樹葉嘩啦啦落下來許多到陳星身前。
他有種想要撿起來樹葉收藏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