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通宵之后走出網吧,陳星總能感覺到刺骨的涼意。
可能和在網吧里面太暖和了有關,吹了一晚上空調,天不見亮的就走出來,冷是肯定的。周圍也很安靜,雖然街道上有些店鋪的招牌是亮著的,但這樣的冷色調更加劇了凌晨的冷清。
凌晨四點也是凌晨。
這個時間很少有人出行,就連那些大爺大媽們也不會在這個時間出來鍛煉,只有環衛工拿著掃把掃地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陳星肚子也有點餓了,走了百來米才在街上看到一家早餐店,買了幾個包子邊走邊吃。
順便查了查老鴉山青虹觀的消息。
這是一所道教正一派的道觀,明朝中期建立,在那之后只經過兩次小規模的重建,以及前幾年的翻新,整體上來說還是明代的建筑,這也代表了這個地方的傳承悠久,肯定有真道士。
現在很多景點內部都有什么寺,什么觀,但其中不少都是景區為了吸引游客而修建起來的。
先不說里面的道士到底是不是傳過度的那種,就道觀本身就不被華夏的宗教局承認,道教就更不會承認了這對不信教的人來說沒什么差別,都是道觀,都是寺廟。
但如果有信的人到這種地方上香,祖師爺可不會保佑你。
咬著包子,陳星來到了導航上的公園。
這個規模很大的公園就在公路的一邊有一道門,雖然有保安室但是沒有人在里面值守,陳星過去看了一眼,里面的灰塵也比較多了,而且也沒什么生活用品。
看來已經很久沒有人在這里生活或者說工作過了。
進去以后是停車場,再往里面走才能看到一條條的道路,其中那條往右的路是上山的,路邊的牌子也寫著“老鴉山往此處。”
沒說青虹觀,但真要去這里的人應該也都知道青虹觀就在老鴉山的山頂。
走進公園以后,街道上那些早餐店啊,少數早起工作的人也都看不見了,環境重歸于寂靜但山里的蟲鳴還是很響亮的。
說到晚上的安靜,很多人都會想到萬籟俱寂。
但來到這種樹林多的地方,其實是不安靜的。
有一種到了晚上會發出各種聲音的蟲,叫做鳴蟲,像大家熟悉的蛐蛐,蟈蟈什么的,一般來說夏秋的時候鳴蟲最為活躍,但冬天也有,比如蟈蟈,在冬天也會發出聲音。
貴州的溫度不算太寒冷,氣候溫潤,是蟲子最喜歡待的幾個省份之一。
所以即使到了如今,這林子里面的蟲鳴依舊不絕,不過也就現在了,等到下個月這里或許會安靜一倍。
上山的路是大概三米寬的樓梯,一直往上走。
聽說夜爬華山也是這種梯子,不過陳星還沒去爬過華山,不知道那邊具體是什么樣子的。
這座小山肯定沒法和華山相比,陳星只走了大概半小時就來到了山頂的位置。
離得遠遠的陳星就看到了山上的那個古建筑。
不過在去到那里之前,這山上有一個能看到城市的觀景臺,這半個小時上山只有他一個人,但來到這里才發現晚上爬山上來的人還不少,甚至有人在這個觀景臺搭帳篷睡覺,估計等的就是即將日出的這一刻。
現在的時間已經是五點了,雖說太陽還沒出,不過城市的街道上卻比四點熱鬧了許多。
車輛開著燈在公路上穿行,一輛輛的車形成了燈帶,這些燈帶四四方方的,而中間那些黑漆漆的地方,就是各種樓房。
城市的輪廓在這里觀看起來十分清晰。
朝著地平線的位置看過去。
誒
好像有些亮了
陳星連忙停止繼續前進的步伐,就在這個觀景臺上把相機架設起來,等待一會兒的日出。
在觀景臺拍日出不用太講究位置,這個平臺已經是欣賞日出最好的地方了,所以把相機架起來只要不擋住別人,然后別人也不擋住自己就行。
陳星旁邊的大哥鏡頭用的是長焦,很長,看了看陳星這個稍微有些小的鏡頭,說道“帥哥你這個相機有點漂亮啊,多少錢買的”
“這是朋友送的。”
“看著就漂亮,好像和我們的不太一樣”
其他人聽到兩人聊天也看過來,有個人笑了一下,說道“人家這是哈蘇,一個鏡頭就能買你一整套設備了。”
“哈蘇啊”他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