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我們所了解的漢服和幾百年,幾千年前古人真實穿的衣服有比較大的區別。比如說陳星現在穿的這一套,統稱漢服,細分可以說有魏晉風,但實際上是帶著魏晉時代的服裝特點重新設計出來的現代古裝。
其中的區別在于更好看。
白色的里襯打底,主要為了秀出衣袍下的身材。黑色為主,紅色勾勒的大儒袍披在陳星身上,有種說不出的雍容大氣,顯得很莊重。
還真別說,這身衣服如果穿在島國人身上絕對會很奇怪。
陳星沒有侮辱人的意思,只是單純覺得這邊的人長得矮,穿這種款式的衣服可能體現不出來特色而已。
而且他發現島國人不但矮,修的房子也不高。
前段時間在北歐住了一段時間,陳星習慣了那邊的層高以后,來到島國是怎么都不適應,他下個樓梯都得彎著腰走。特別是旅館的各種門,穿過的時候可不敢分身,不然腦袋肯定撞個包。
在鏡子前照了照,覺得沒問題了才下樓。
不要覺得陳星今天弄這么一身出門很麻煩,實際上當地人打扮起來比陳星麻煩多了,在島國的任何節日,大型活動中,島國人都有盛裝出席,穿和服,穿浴袍的習慣。
很多來島國來旅游的人遇到這樣的氛圍,也會不自覺的加入他們。
就算和服穿起來麻煩,這不是還有日式浴衣嗎浴衣也是島國的一種特色文化,聽起來帶著點私密感,但大多數人來到島國后都不會在意這件事。
隨便翻翻朋友圈,說不定就能翻到哪個朋友在島國旅游拍下來的浴衣大作。
下樓。
今天的旅館也熱鬧,可能都在等之后的游行,一些人吃完了飯也沒走,坐在房間邊緣的長椅和人聊天。
這是一間裝修很有和風的傳統旅館,和很多大酒店一樣,這里也帶著在做餐飲生意,從街道走進來,這個不大的一樓就是餐廳,旅客入住要穿過這個餐廳,從樓梯往上走,到二三樓去。
看著不起眼,但房間里面卻是很干凈的,入住體驗不錯。
估計這也和它高昂的價格有關系。
胖乎乎的老板娘穿著紅色的和服,正托著一個裝了碗筷的餐盤往廚房走,路過樓梯口的時候看到有人下來,轉頭的時候還笑臉盈盈,發現陳星的裝扮之后瞬間把嘴巴張成一個o型。
“納尼”
她差點把手上端著的一些餐具打翻了,驚嘆的喊了一聲后,餐盤里面的杯子,飯碗就開始叮叮當當的碰撞起來,最后好不容易才重新掌握住平衡。
“好帥氣的客人,您是華夏人嗎”
一些歐洲人分不清亞洲的衣服,很多時候都把島國的和服,南朝的韓服認為是華夏的服裝,但亞洲的本地人還是分得清的,漢服的樣式跟和服完全不一樣。
陳星聽得懂一點日語,但不太會說,點點頭。
其他一些在一樓吃早餐的人也循聲看過來。
“哇哦”
“斯國一”
陳星本來就高大,走下樓的時候還是彎著腰下來的,不然就很容易會碰到樓梯間的房梁,下樓以后在客廳一站起來,整個人的氣勢一下就出來了。
和這些穿著白色,頂多帶著點印花的浴衣大隊來說,陳星這一套衣服屬實讓他們開了眼。
加上那高大的身材,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陳星不著急去展館,看了下時間,準備在這里吃了東西過去。
吃飯的時候不停有人過來問衣服是哪里買的,很多都是過來參觀藝術品的外國游客,遇到這種人陳星還是很認真的和人說這是華夏的傳統服裝。
也算是宣傳華夏的傳統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