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就是憑借著君臣利益共享這一套先進社會制度,泰瑟爾王國給予了夏恩王朝致命一擊,讓這個曾經盤踞了費倫將近四分之一領土的奴隸帝國分崩離析。
在過去的千年中,這里一直被視為人類王國的發展典范,有著北科米爾,南泰瑟爾的美譽。
但是隨著千年繁育,泰瑟爾王國的人口越來越多,騎士也越來越多,王國的國土面積卻沒有太大變化。
曾經作為王國中堅力量的騎士階層,便成為了最大的動蕩之源。
這才是泰瑟爾王國內亂的根本原因。
但是軍閥混戰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他們依舊沒能開疆擴土,沒能將那些渴望建功立業、渴望獲得自己土地的騎士分封出去。
直到蓋文異峰突起,搞出了一個征服者大軍,方才有了一個宣泄口。
那些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泰瑟爾無封地騎士,才是征服者大軍的中堅力量,謀略女士就算是再強大,也不可能將大字不識一個的農夫,在短時間內,培養成為一名謀略祭祀。
原有的騎士階層,才是最好的轉化人員。
當初謀略女士選擇泰瑟爾王國作為自己動蕩之年的現身之地,并不是隨意而為,而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現在那些無封地騎士已經吃上發展紅利,只要能力不是太差的,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戰役谷的統治階層,擁有了自己的封地,帶領那些移民在那里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建設新家園。
很早之前,蓋文就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符合當前發展需要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
在沒有群眾基礎的情況下,搞無產階級革命。
在沒有資本積累的情況下,搞私有經濟。
那都屬于無腦行為。
就費倫現在的大環境,騎士分封制就是最先進的、最適合當下的制度,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能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在大部分地區,人類生活在城市孤島上,開發使用的土地不足十分之一,有無數可以建功立業的機會,擁有大量可以分封的土地。
那些剛剛獲得自己領地與權利的騎士們,積極性十足,一個個不敢說是愛民如子,至少會將他們管轄的領地,當作自己的發展建設。
只要是對自己領地發展有利的行政策略,多數貫徹的十分徹底與到位。
這就是新班子、新政權的最大好處。
固然很多東西需要摸索著前進,但是也不存在舊有掣肘。
而這些吃上發展紅利的無封地騎士,在泰瑟爾王國可是有著親朋好友的,互相少不得書信往來,行里字間炫耀自己現在的成就,那是人之常情。
蓋文與扎蘭達的名號,自然會在很多人的心中扎下根來。
前去谷地投靠蓋文,對那些普通的無封地騎士來說,沉沒成本有些太大。
可若是到達勞瑪城前來投靠扎蘭達的話,需要承擔的風險可就要大幅度減小了。
而他們反過來成為了扎蘭達開疆拓土的根基所在。
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合作共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