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的還得不生氣,要寬宏大量,從善如流。
“要兒臣說,就是大哥太仁厚寬和,殺少了。多砍幾個腦袋,他們這幫人就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老六憤憤不平地說。
“母后,那些人在朝堂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實則就是有貓膩,占著利益,不想給皇上辦事。”
“多謝母后提醒。”李北辰恭謹地說道,“戶部乃國家重中之重,掌管戶籍人口、土地賦稅、錢糧之事。如今戶部尚書一職缺省。兒臣記得有位表兄叫李克勤的,飽讀詩書,為人勤勉敦厚,讓他去戶部報道,領戶部員外郎,替朕去督管錢糧,母后覺得如何”
太后滿意地點點頭,前朝后宮都安排了娘家的人,笑著應道,“甚好。”
其實李北辰也有自己的打算。
如果不想總看老臣臉色行事,就要大換血,這意味著必須要逐步培養一批靠得住的心腹,去把控主要部門。
年少時,與中年人不同,多雄心壯志,追求上進,吃得了苦,加得了班,更愿意為新帝兩肋插刀,也多少比中老年人少些世故,多些熱血赤誠。
能跟這幫老臣對沖的牌,很多都能打。
外戚自然是其中一張。
外戚不一定跟皇上一條心,但絕對跟大臣不是一條船。只要不讓母族的人當皇后,讓母族血脈的皇子繼承皇位,便什么都好說。
“哥哥為了江山社稷犧牲巨大。光雨露均沾這事兒就要了命。像昨天晚上還要為國為民加班加點,辛勤耕耘。弟弟實乃佩服。”
老六最擅長的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跟甄婉儀是一個門派出來的。
這話說得太后的老臉都繃不住了。自古以來,只有累壞的牛,哪有耕壞的田。
太后清了下嗓子,望向李北辰,“早上皇后身子不舒服,還來慈寧宮請了安。說這是按照老祖宗的規矩。這要傳出去,怕要惹人議論,謝家那邊也不好交待。”
你們搞得驚天動地,半夜叫救護車。
傳出去,成何體統
謝家那邊知道皇后守了三四年得寡,不得替她主持公道,到時候不得又生出一番風波。
老六光明正大的幸災樂禍,“大哥肯定有自己的難處。”
要你說,朕的難處朕不知道。你給我閉嘴。李北辰狠狠地瞪了弟弟一眼。
“母后教訓得是。兒臣以后會注意分寸。”當著弟弟的面,被母親關心房事問題,李北辰大為尷尬,假裝咳嗽了兩聲。
“朕已晉謝家主母品級,給皇后長兄爵位同級晉一檔,送了些賞賜到府上。三弟、六弟下月就要以封地就藩之名去北線,難免會引起謝家猜忌。這樣也可借機稍作安撫,先穩住他們。”
職級只能一點點地慢慢升,要留有空間,不能升得太快。
一來,成本太高;
二來,很難對下屬形成激勵;
三來,位置越高越難管,以后分手越難切割;
四來,對其他同事容易造成不良影響,形成負向刺激。
這也是為何表彰江月白舍命救人,只晉一級的原因。
日子還長著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