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將三人的反應收入眼底,卻什么也沒說,掀起眼皮,淡聲說道,“請惠妃進來。添雙碗筷。”
太后心中腹誹出門也不看幾點了不說派個小宮女提前來預約下,至少想湊一桌吃飯,早點來啊。真是成不了大事。
李惠妃進來時,整個屋子仿佛都亮堂了起來。
向來清雅素凈的她,今日竟然破天荒地也穿了身粉色。
身穿粉色系的李惠妃整個人看起來柔美端莊,充滿了女人味,卻又充滿了不可褻玩的疏離氣質。
她走向前來,恭敬地行了個禮,“太后娘娘,臣妾給您請安。”
緊接著,又對著李北辰行禮,“參見皇上。參見楚王、魏王。”
聲音溫柔婉轉中自帶一份矜持疏離。
老三是魏王,老六是楚王,都是先帝在位時封的。雖然封王,只是在京開府,并未就藩。
太后眼角地余光掃了下。大兒子裝傻,正微微低頭,假模假樣地喝湯。小兒子裝正經,正目不斜視地望向自己。
至于三王爺,便是一雙桃花眼掃來掃去,把屋子里的人都掃描了一遍。
太后抬頭看了李惠妃一眼,示意她起來,“過來坐。”
惠妃點點頭,乖巧地皇上邊上的空位坐下。
“惠妃,吃飯了沒有沒吃就來吃點。”太后聲音溫和而不失威儀,聽不出任何情緒。
“多謝母后。”李惠妃的聲音溫柔得體,大家閨秀的儀態,微垂著眸子,余光望向皇上。
她來之前只聽說皇上來太后用午膳,不知道三王爺和六王爺也在。
眼見大家午膳都已經用得差不多自己才到,多少有些尷尬,所以故意將神態放緩了些,讓自己看起來更加謹慎小心。
李北辰放下湯勺,望向太后,“母后,朕有事情要跟三弟、六弟談。先行告退。惠妃,你慢慢吃,多陪陪母后。”
他們本來就差不多吃好了,所以李北辰要離開,不算唐突。
但看在李惠妃眼里,自己一來,皇上就走,像是特意針對她。
兩人壓根不在一個頻道上。
“也好。你們務必把婚禮操辦妥當,萬不可出任何差錯。”太后頓了頓,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韃靼那邊昨天才起過齷齪,如今節骨眼上,先好心安撫為是。”
“兒臣明白。聽聞母后把賢雅常在接到慈寧宮休養。兒臣擔心她會把病氣過給母后。不如”
不如把她單獨安置在離養心殿最近的慶元宮。
“哀家日日禮佛,自受佛菩薩保佑,皇上不必擔心。桃蕊宮偏僻,宮里多是捧高踩低的奴才。還是接到慈寧宮里悉心照料著,哀家才安心。
正好可昭示六宮,皇家對品行端方,賢良淑雅的看重。可謂一舉多得。皇上覺著如何”
皇上見母后已經把方方面面都堵死了,心想,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為母后點個贊。
“甚好。母后考慮得周全。那兒臣就先行告退了。”
李北辰起身告辭,三王爺和六王爺跟在身后,一起離開了午膳廳。
待李北辰剛出慈寧宮,徐福海便來稟報,韃靼使臣在勤政殿求見。李北辰便喊兩位王爺同他一起前去。
到了勤政殿,見到三人正侯在殿外。居于中間的是位十幾歲的英俊少年,身穿草原里象征尊貴地位的毛皮裝飾的服飾,長發披肩,皮膚黝黑,臉上帶著明顯的倔強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