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沒有先召其他的臣子,先召見了姜老太醫、姜余和姜閑三人。
先任命姜老太醫為院使,為太醫院的名譽院長,客座教授,享受特殊津貼的特級專家。接著任命姜余為左院判。
姜閑則被任命為一個新職能部門的領導太醫院附屬研究院院長。
姜余性格穩重老成,有擔任自家幾個醫館管理層和坐堂醫師的豐富經驗。所以其實是實際上的執行院長。
姜閑性格輕快喜歡琢磨新東西,所以讓他成立和組建一個新的研究院。
李北辰告訴他,這個研究院的主要任務就是整理歷朝歷代以來醫學書籍整理,治療常見病被驗證有效又很經濟惠民的經方,罕見病病例收集,醫學生的選拔和培訓。編制含他在內暫定為五人。
例如近期他就面臨幾個任務,首先是招人,然后就分為三塊任務去做,從歷史典籍出發研究皇后的病,在全國范圍內懸賞征集解毒的藥方,全國范圍內選拔五十名有一定基礎的醫學生進京培訓和學術交流,內容為常見病的治療以及瘟病的防治。
太醫院也要馬上招人,這個工作完全交給了姜余,由他起草招聘方案,最終由姜老太醫敲定。總之要馬上把太醫院重新組建起來,恢復正常運作。御醫由原來的十八人,減至十二人。編制含院使一人,院判二人,御醫十二人,共計十五人。
說完這些正事后,姜余則告訴大家一個重要的信息。
今日有一婦人,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童過來問診,小童口鼻流血,昏迷過去,深中劇毒頗為蹊蹺。
問之,說服用解毒藥物過量。醫館中的坐堂醫師讓其拿出解毒藥物,對方卻又拿不出。
對孩童施行針灸后,小童醒轉,啼哭不止。坐堂醫師則開了幾副藥給該婦人,安慰了幾句。因業務繁忙,而小童啼哭不止。婦人取了藥后就不知所蹤。
該小童眼底異常,脈搏異常,而皮膚的顏色不像是急性中毒,更像是慢性中毒。
姜余聽說后,差人問來診的其他病人和醫館周圍店鋪打聽該母子的消息,卻無人注意。
聽說婦人看起來頗為年輕,穿著十分普通,但容貌頗為美麗,言行舉止不像普通人。
這就很可疑了。
雖然說上次密室的推論里,沒有考慮到太子的遺腹子中毒,然后偷取皇后的解藥用于給孩子解毒,這個可能性。但根據這個突然出現的女人和這個孩子,推斷出不無這個可能。
比如太子中毒當時可能中的是慢性毒藥,毒發身亡時,已經病入膏肓。但這個過程中,寵幸了某位女子,并且懷孕。這個女人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出了皇宮。
現在孩子的毒可能突然嚴重了,亟需解藥。所以才會刺殺皇帝,成功,則直接上位;失敗,則可借太醫治療之機,謀取解藥。
眾人討論過案情之后,一直沉默的姜閑突然說道“如果是慢性毒藥,那說明,這四五年里,一定有醫生專門照顧這個孩子,幫忙控制體內毒性的發展。而這個醫生,很可能在太醫院內。”
“確實如此。”姜老太醫沉默了片刻,“前太子中毒身亡的情況,臣受先皇遺命,在先皇面前發過毒誓,不可公知于眾,只能自己帶到棺材里。臣只能說,太子中的毒是一種慢性毒。”
“朕命你說。”李北辰冷冷地說道。
“臣恕難從命,如若如此,臣只能自裁。”姜老太醫跪地叩首,老態龍鐘地說道,“請皇上恕罪。”
雖然不過中風幾日,卻肉眼可見地迅速衰老。就像打開了閘門,一發不可收拾。
“皇上圣明。如果皇上現在要求臣保密,臣也會萬死不辭,絕對守口如瓶。請皇上饒了臣的父親吧。”姜余立馬跪在父親身邊說道。
“皇上,老臣本就是鬼門關走一遭回來的人。早已對生死看淡。如果皇上允許老臣再活上些日子,想辦法救回皇后,那臣就活著。如果皇上要臣死,臣愿赴命。臣允諾過先皇的,臣就做到。”
姜老太醫跪在地上,須發全白,卻脊梁挺直,氣度不減。
“好吧。”李北辰擺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