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院左督御史周仕鵬來時,手里捧著厚厚一沓卷宗。那是李北辰吩咐要交過來的京城官員自首名單、貪腐金額及舉報他人情況。
今日四月初二,是京中貪墨人員投案自首,交出贓款的最后一日。
按照李北辰當時在朝堂上公布的特赦原則,今日督察院下班之前,所有足額上繳貪墨贓款的官員一律不予以追究。
今日過后再被檢舉揭發出來的官員,按照大明律原有貪腐處置罪行之上再罪加一等。
翰林院地位非常高,但沒有油水,整日與典籍為伴,都是些清貴之人。所以看到厚厚一沓的貪腐卷宗,要么露出一副氣憤難當的神情,要么十分孤傲清高。
但他們的內心卻都有些復雜。
里面有些品行高潔效仿先賢的風骨雅士,但也不乏學富五車的普通人。
對于后者而言,若有機會貪,他們其實也想貪,也會貪。而且他們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更聰明,更懂得制度的漏洞,更懂得有節制地貪,和有技巧地掩蓋隱瞞。
李北辰先遣散了翰林院眾人,單獨給余下三人布置任務。
給督察院和戶部指定了一個聯合任務,編寫一個以近期反腐為主題的話本系列。
一方面要加大對皇上加大整頓吏治、懲治貪腐取得的功績進行宣傳;
另一方面,以近期的兩個貪腐大案前戶部尚書張成、前吏部員外郎馬自達為藍本,警示未來貪腐必被抓,抓了必然會受到朝廷的鐵拳出擊。
除此之外,還要編寫一本面向大明王朝所有官員的反腐教材醒貪錄,發放給各級官員學習,今年科舉的新進士入職,也要先組織學習這本反腐教材。
布置完任務之后,李北辰留下了督察院左督御史周仕鵬和督察院右督御史常易安。
“周卿,常卿這三天經辦了這么多投案自首的官員。二位認為貪腐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太祖對貪污一事深惡痛絕,懲治力度非常大,貪腐滿八十貫就要被判處死刑,對于重大貪腐,甚至采取了律法之外剝皮充草這樣的酷刑,為何貪腐依然屢禁不止
以至于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為繼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皇上”
周仕鵬與常易安交換了一下眼色,卻不敢吭聲。
“朕恕你們無罪。你們兩位分別據實說一說。周卿你先說。”
“貪腐現象,自古以來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像野火一樣,殺了一批,新的一批會繼續貪。高壓酷刑之下,這些貪腐的人為何不怕死呢。這三天里,微臣也問過他們這樣的話。
他們給出的理由大致有下面這么幾個第一個是俸祿太低,而且經常不能按時發放;第二個是一個部門如果不與他人同流合污就會被集體孤立打壓,升遷無望;第三個是整個大環境就是不給錢不辦事,要想把事做成,就要多方打點,如果不貪污,就沒有錢打點各方,把事做成,完成本職工作。”
“按照百姓一年的收入來說,官員的俸祿并不算低,至少在京官員并不低。底層官員另當別論。
京中官員多為從四品以上。正一品官員年俸祿九百石。而百姓一年一個五口家庭也不過消耗五十、六十石糧食。相當于養活九十個百姓。就算從四品也有二百四十石,相當于養活五十個百姓。
俸祿不是問題,也可適度再提高。至于發放米糧是否按時,可改為發放銀兩。也可以解決。最難解決的是官場里不給錢就不辦事的問題。常卿,你怎么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