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眉頭一挑,連忙說道,“啟奏皇上。臣有個想法,但尚不成熟。”
“請講。”
李北辰心中嘀咕,什么時候陳寧也變得這么婆婆媽媽了。以前都是想說什么,哪怕可能會觸怒自己,都會大膽講出來。
“來進京的皆為各地聲名遠揚的學富五車德行高潔的大學士,他們受朝廷資助,千里迢迢趕到京城,十分不易。如果在閱卷完成之后,這些名士能在天香樓里公開演說其學術思想,豈不是既能彰顯皇上禮賢重能之心,也能令眾人一睹名士風采,濡染其真知灼見。”
陳寧言畢,黃少安情不自禁地贊道,“妙哉”
這六人里,就有他平日里十分仰慕的一位學者。如今竟然有機會聽他現場演講,豈不是快事一件。
黃少安忙躬身行禮奏請皇上,“臣御前失儀,求皇上恕罪。臣以為陳大人此計甚妙。既然天香樓已不再用作酒肆,平日里或許可作學館使用。既可由翰林學士進行學術演說,也可由各部派人在這里宣講政策。比如大理寺和刑部,就可以在這里向民眾講解大明律。”
李北辰含笑點點頭,看向慕容池,“慕容卿以為如何”
慕容池畢恭畢敬地答道,“臣附議。此策甚妙。只是恰逢國喪,不可操之過急,宜徐徐圖之,以穩為先。如果用作閱卷之地和稷下學宮之用,天香樓這名字恐怕有些不合適。”
李北辰滿意地看向三位臣子,這是他正在著力培養的中堅力量。目前來看,三人彼此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皆未來可期。
從前慕容池身上被李北辰嫌棄的老成謹慎圓滑,在此動蕩之時,臨危受命代理右丞相成為壓艙石,倒成為積極的助益。陳寧則個性張揚,才思敏捷,妙計頻出。黃少安則邏輯清晰,有原則,執行力強,善于團結人。
“好,以穩為先。此時就交給慕容卿來辦。你們心中可有好的名字”
“此樓意義重大,關乎天下學子仕途和學說繁盛,求皇上賜名。”慕容池恭敬行禮。
陳寧和黃少安立即表示附議。
李北辰沉思片刻說道,“那就叫聚賢宮,眾卿以為如何”
自然得到了一致稱好。
李北辰心情愉悅,面上卻沒有多少表情,“你們兩人先退下,天祥你留下。”
今晚提到陳卿時皆有一種恍惚之感,以前都是這般稱呼原來的右丞相陳昂。此時喚陳卿,仿佛陳昂還在此處,陰魂不散。
故而干脆稱呼陳寧的字天祥。
待慕容池和黃少安離開,李北辰直視著陳寧的雙眼,問道“天祥,你與陳昂之間可有家族淵源”
陳寧早就預料到皇上遲早有一天會問到這個問題,連忙俯身跪下“回皇上,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