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使臣十分激動,表示會將此好消息帶給國王陛下。
泰興元年正月里,江月白宣布了幾項大的新國策:將蒙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由禮部牽頭,傳臚寺、翰林院參與,將大明朝的主要律法全部翻譯成蒙文。未來的重大政策文件,都要有蒙文版本;
三月重開恩科,為安北和安西都護府地區選拔官員二百人,并進行蒙語培訓;
選拔安北和安西都護府少數民族的優秀青壯年、部族首領進入中央任職。
在安西和安北都護府地區各自選拔一百名蒙古青年男子,來京城學習漢語言和漢文化;
科舉考試改為三年一選拔。三年后的科舉考試,外語成為必考科目,可選語言有蒙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日語。考試內容分為筆試和口語兩部分。精通兩門外語及以上者,優先提拔。
政策一頒布,引起了朝內外巨大轟動。一批老臣對于太后推行的新政策十分不滿,認為這是要滅國,讓元朝重新占領漢地的節奏。
除此之外,她在年前已將陳平從安北都護府里調回京城,讓其擔任禮部尚書。
周仕鵬沒有想到太后最后拿出來的方案比他的還要全面還要激進,還要內卷。這不是要卷死讀書人嗎?學外語真有那么重要嗎?比讀好四書五經,學好算經還重要?讀書已經很辛苦了。如今還要多學一門甚至是兩門外語。
他看不懂。
但他認同,這樣能促進蒙古地區的穩定和融合,加強蒙古地區對皇室和大明王朝歸屬的認同,也能加強中央對蒙古地區的管理,讓中央對北部地區的管理常態化。
所以他雖然不理解,但還是選擇了頂住巨大壓力支持江月白。
當散朝后,以前的老同事常易安過來問他的意見時,他還是感慨了下,
“燕雀貪戀草窩,以為保住草窩便是安全。然而風暴一來,便無處藏身。太后這是未雨綢繆,以鯤鵬之大,乘風而上,謀中央之國。老臣佩服!”
常易安不禁問道,“可這萬一是婦人之道,以為是拉攏,實則引狼入室又如何?”
周仕鵬瞪了常易安一眼,“堂堂國本,豈是幾個蠻夷之人入朝就能動搖的?!不懂就多讀書。你去翻看下唐朝太宗時的歷史,其中自有答案。”
“您老就一點不擔心?不能叫大明在我們手里折了啊。”常易安頗為不解地問道。
他實在不理解周仕鵬一個原則性極強的老學究,當初在先帝面前,反對后宮干政最激烈的一人,為何會站在太后一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