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事還是要慎重。尤其是立蒙古族姑娘為后。這就跟娶個外國兒媳婦一樣。必然存在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雖然有利于邊境的穩定。但是否立為皇后還是需要斟酌。
當然,從優生優育來看,娶蒙古族姑娘有利于改善基因。跟異族女子生下的孩子存活率更高更健康。
李弘遠有些羞澀:“皇祖母,孫兒想聘一位像皇祖母這樣知書達理的女子為皇后。孫兒覺得盧太師的小女兒就挺好。”
盧長林曾是先帝伴讀,又是狀元郎,任職翰林院擔任東閣大學士,還是給李弘遠負責文教的太師。盧長林的父親盧照厚又被調回了禮部,擔任禮部尚書。
門戶上倒是沒問題,但作為皇祖母,江月白有些話還是要說。
“孫兒,你父皇當初跟先皇后一樣情真意切,互相愛慕,但后來卻分道揚鑣,如同水火。只因為他們對彼此不僅動了情,還把情愛看得太重。
平常的人可以為情而死,為情而癡。皇帝不行,皇帝要以天下為重。不能以喜好來對待皇后。不能因為她合我的意,就善待她;她不合我意,我就怠慢她,羞辱她。要始終如一地敬重愛護,除非犯下不可饒恕的過錯。”
李弘遠很懂事地點點頭,“孫兒明白了。一切聽祖母的安排。”
江月白其實也很矛盾。
當初朝局不穩,北部戰事頻繁,所以立蒙古族女子為皇后是最簡單的緩解矛盾辦法。如今過了十幾年,經濟文化人口多方面融合發展,加上蒙旗制度和義務教育蒙語教師選拔制度,蒙漢地區的關系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局面。
是否還需要繼續立蒙族女子為后?
反復思量了一番后,她把陳平召進宮來詢問。陳平認為可以一屆一輪。借此贏得更多漢族世家大族的支持。繼后或者下一任皇帝的皇后,可選蒙族女子為后,所出部族可以輪換,以作平衡。
這些給江月白很多啟發。最終決定就將妹妹的女兒盧知春立為皇后。
選定了皇后之后,接下來就是選定二妃四嬪。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平衡。六人里面三名漢族女子,三名異族女子。
二妃選了綽羅斯部族長安太妃二哥的女兒也速爾,大將軍齊牧野孫女齊亞欣。四嬪包括土爾扈特部新首領之女烏云娜、兀良哈部族長之女海棠、南新國南平侯之女杜悅瑤、安國公孟辛之孫女孟婉心。
操持完了皇孫的婚禮,因為后宮沒有太后主持事務,江月白這個皇祖母只好繼續操持三名適齡公主,還有慧太妃的二皇子、謝德妃的三皇子的婚事。
先皇后生的大長公主嫁給了朝鮮國的太子,懿貴妃的侄女禧容華二長公主嫁給了去年的新科榜眼。
慧妃的二王爺和謝妃的三王爺都通過了去年的科舉考試。
江月白給他們一個娶了波斯大臣的女兒為妻,一個娶了葡萄牙大臣的女子為妻。二王爺被安排進了農部,三王爺被安排進了刑部,皆為六品主事。
后面幾個公主、皇子的婚事基本類似。一方面拉攏朝中老臣,一方面吸收新鮮血液。畢竟孫子要依仗老臣穩定根基,需要新臣開拓進取,打造自己的心腹。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兀良哈部海蘭生的四長公主被嫁給了四川承宣都護府都護之嫡孫。
孟昭儀的五長公主被賜給了忠勇王烏日圖的兒子。
輝特部血統的六長公主嫁給了青海都護府都護齊鳴的嫡長子;
漢族血統的七長公主嫁給了建州女真族首領。
兀良哈部落血統的九長公主嫁給了江西承宣都護府都護之嫡孫。
李承稷婚后所生皇子比較少,其中兩名朝鮮族血統皇子皆出自于綽羅斯部,一位是皇后所生的李弘遠,另一位是皇后妹妹所生的六王爺李弘盛。
李弘盛被賜婚已逝周相之孫女,被派去老撾都護府擔任副都護。
懿貴妃侄女禧容華的五王爺李弘澤娶了盧長林弟弟的女兒,因對天文感興趣,進入欽天監任職。
江月白侄女慧妃的七王爺李弘名娶了新科榜眼的妹妹,留在吏部任六品主事。
江秉恭的三個女兒又嫁回來給朝中的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