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陽問出最關鍵的問題,饒是他現在錢多得用不完,但還是有些緊張。
沒辦法,衛星和火箭太燒錢了,或者說航天太空這類領域太燒錢。
像美利國阿波羅登月計劃花了兩三千美金,而其中核心之一就是運載火箭技術。
可想有多燒錢。
被夏陽問到衛星定位系統和火箭具體要花多少錢,艾德變得慎重起來,他當然巴不得夏陽投資一千億美金才好,但太多的話,肯定把夏陽嚇跑了。
所以艾德認真想了想才回道“以目前衛星和火箭的現有技術,和科技發展速度,還有金錢貶值速度等等因素,綜合考慮,這兩個項目三百億美金打底,另外,還看夏總你給這兩個項目多少時間,時間越短,需要的資金越多。”
美利國研發gs花了兩百億美金,只能做為一個參與,意義不大。
因為人類總向往更先進,總想著衛星壽命越長越好,體積越小越好,體積小的同時,功能越多越好,巴不得把間諜監測、通訊、遙感探測等等功能,全塞在一顆衛星上。
運載火箭也是如此,巴不得火箭重量越輕越好,相反載重越大越好,成本越低越好,一枚火箭最好能用一萬年等等。
這就導致尖端科技研發,越來越燒錢的原因。
另外,夏陽研發衛星定位系統和火箭都是商用,只能更加先進,以保持優勢才行,所以也更加的燒錢。
提到衛星定位系統的完成時間。
夏陽也認真想了想,“五年怎么樣”
別看美利國的gs搞了幾十年,法蘭國的衛星定位也搞了十年。
但那是這些首府的磨蹭,和資金不足造成,還有都想著衛星更先進,在衛星里面多加點東西,這才導致時間漫長。
就像火箭回收重復使用技術。
美利國航天局一九五八年成立,成立半個多世紀,前前后后花了幾千上萬億美金進行航天太空領域研究,但都沒研發出火箭回收重復使用技術。
而馬斯科卻只用十年時間就研發出來,大大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之后幾乎壟斷了全球衛星發射業務。
還有發射衛星,美利國幾十年時間一共發送了二千多顆衛星,可馬斯科的星鏈計劃,只幾年時間就發射了三千多顆衛星。
除了技術進步之外,其中國家首府主導和私人公司之間的效率差距,一目了然。
“五年可以,定位衛星系統我們可以制造的先進些,但火箭技術就參照現在的科技水平,絕不突出。”
艾德這次難得聰明些,不冒頭。
夏陽點頭,表示滿意。
沒辦法,火箭可不止運載衛星那么簡單。
因為很多科技都是從軍用延伸到民用。
運載火箭就是如此,火箭技術來自德蘭國有名的v2導彈,無論是原理,還是發動機。
可以說火箭技術厲害,造出的火箭飛得快,飛得遠,飛得準,導彈就厲害。
這也是像潮鮮王朝這些國家窮得飯都吃不上,還在砸鍋買鐵天天搞火箭,都想著搞個殺手锏撐門面。
“把這兩個項目做好預算報給我。”
五年三百億美金,平均一年也是六十億美金,夏陽覺得壓力不是很大,憑來索武器的利潤足以支撐,實在不夠,再從雪麗抽點資金就行,畢竟三百億美金只是最低數字,之后肯定要追加。
不過夏陽早做好心理準備,為了不被美利國卡脖子,完全值得,而解決掉衛星定位系統這個隱患,他倒要看看美利國還拿什么對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