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送上月球的黃河工程機器人,沒有引擎,只有電池,而且使用的電池和武士機甲一樣,都是萊索最新一代核子電池,能量充沛,馬力巨大。
十二艘巨人飛船搭載十二臺黃河工程機器人,三天后順利抵達月球,之后借助火箭減速器,成功將十二臺黃河工程機器人準確投送到月球礦區基地。
月球上面可沒有空氣,完全是真空,根本沒有浮力,所以降落傘可沒用。
因此不管是火箭運送,還是巨人飛船運送,都是借助投送艙自帶的火箭減速器完成投送降落。
伴著月球塵土,整整十二個巨大投送艙平穩的降落在礦區基地。
隨即艙門打開,十二臺龐然大物似的工程機器人駛出來,立刻進入工作狀態,簡單變形一下,或是展開巨大挖鏟,或是展開巨大車斗,接著一輛接一輛開進早堪查好的溶洞之中。
這一幕讓全球不知多少人興奮壞了,一個個趴在望遠鏡上面,眼睛都不眨的盯著黃河工程機器人挖掘溶洞。
雖然十二臺黃河工程機器人駛進溶洞看不到,不過其中八臺黃河礦卡機器人裝載東西肯定要出來。
果然。
十二臺黃河工程機機器人開進溶洞不久,就有一輛接一輛的黃河礦卡機器人,載著滿滿的碎石或者月壤從溶洞里面出來。
然后這些黃河卡車機器人,真像有人駕駛一樣,開到溶洞外面不遠處的峽谷邊上,將滿載的碎石轟隆隆傾倒下去,接著再返回溶洞裝載。
如此往復。
黃河工程機器人特制的寬厚履帶,在崎嶇不平的月球地面上,如履平地,速度飛快,揚起大片月塵。
沉重的重量,遇到大點的石塊,瞬間被碾壓成粉。
最令很多人驚嘆的是,到底都是超百噸的大家伙,黃河工程機器人的效率超級高。
不到半天時間。
隨著八臺黃河重卡機器人,進進出出,將一車又一車的碎石傾倒,溶洞外面的那座峽谷幾乎被填平一小半。
有人把黃河工程機器人在月球挖掘溶洞視頻發到網上,瞬間點擊率直線飆升。
有些國家網民直呼大開眼界,在月球挖洞采礦,根本不要人操作駕駛,都是機器人智能操作,輕松死了
其實智能采礦早實現了。
夏陽在斯珀的紅石鐵礦場和鈦礦,還有烏科蘭的鈦礦、鈾礦,早實現智能無人化,用不了多少礦工。
不過到底在月球挖洞,網民不知道的是,十二臺黃河工程機器人,其實都有人在藍星上面遠程監控,防止把溶洞挖塌了。
沒辦法,這座溶洞可是夏陽粗挑細選的,里面空間巨大,最關鍵是溶洞全部由石質構成,結構堅固。
當然以后要在里面建立基地生活艙,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之后肯定要用合金鋼構件全部進行加固。
于是,在灣島這邊火箭基地將黃河機器人送上月球。
第二天,美利國和斯珀兩邊的火箭基地同時發射火箭。
巨人飛船上裝載的就是加固溶洞而特制的合金鋼構件,還有一批焊接機器人。
三處火箭發射基地各負其責。
灣島火箭基地負責運送工程機器人。
美利國和斯珀兩邊火箭基地,負責運送各種基地建造材料和施工焊接機器人。
接下來,灣島火箭基地不斷發射火箭,將超過一百臺工程機器人送上月球。
美利國和斯珀火箭基地則將大量建造基地材料送上月球。
這樣的話,黃河工程機器人不斷挖掘擴大溶洞。
焊接機器人則使用各種材料,將溶洞加固。
一切都按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
與此同時。
光明會和花旗這些財團,有的獨自研發,有的跟利脖海爾、三菱等等知名重工企業合作,同樣研發制造出合格的月球工程機器人,緊跟著展開第二步計劃,開始向月球運送工程機器人,建立月球基地。
就在光明會和花旗幾家財團,不斷向月球運送工程機器人的同時。
花旗第一個宣布成立花旗月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