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能夠深藏海底的潛艇,水面戰艦無疑處于劣勢。
沒辦法,潛艇太陰險,徹頭徹尾就是當老六設計的,神出鬼沒,掌握主動權,進退自如。
尤其躲在航道上,關閉發動機靜默,蹲坑伏殺,別說對戰艦,就是對航母都充滿巨大威脅。
正因為潛艇這種隱蔽性和巨大威脅,美利國不得不花費巨大代價,派潛艇跑到各個海域繪制海床圖,以提前判斷是否有潛艇隱藏。
就算如此,美利國航母每次出行,都有大量反潛艦和潛艇護航。
同樣為了排除潛艇這個最大威脅。
萊索才特意將獨行者戰列艦設計成水面水下兩用。
既可以像戰艦一樣在海面航行,又可以像潛艇一樣,潛入海底航行。
一但潛入海底,獨行者戰列艦就是一艘真正的潛艇,并且在先進的泵噴驅動下,快速且安靜無聲。
眾所周知,常規螺旋槳推動不可避免產生氣泡,氣泡爆炸就會產生聲波,極易暴露。
而泵噴技術很好的解決這個痛點,泵噴就是噴射水流驅動,在龐大電力支持下,動力更強,轉向靈活,更加安靜。
萊索海幽靈核潛艇就是采用泵噴技術,噪音只有八十五分貝,幾乎等于海洋八十分貝至九十分貝的背景噪音,因此隱藏海底很難被發現。
獨行者戰列艦同樣采用先進的泵噴驅動,潛入深海航行安靜無比,既避免在水面航行時暴露自身,又與潛艇同處一個環境,解除潛艇這個最大危脅,極大增加自身安全性,又大幅加強戰力,更具威攝力。
當然泵噴技術優點眾多,不過非常復雜尖端,只有美利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而想要實現泵噴驅動,基本前提就是全電驅,因為泵噴驅動,想要在速度上,趕上常規燃氣渦輪和螺旋槳驅動,必須有龐大電力支撐。
所以有些國家說什么泵噴技術領先美利國二十年三十年,純粹胡扯,全電驅都沒玩明白,還泵噴。
正因為獨行者戰列艦同樣是一艘潛艇,可以解決潛艇這個最威脅,這才敢稱為獨行者。
否則,夏陽真不敢厚著臉皮,自稱獨行者戰列艦能夠在大海上獨行縱橫。
不過限于技術,獨行者戰列艦極限潛深只有四百米,比不上海狼、海幽靈這些潛深高達六百米以上專業核潛艇。
當然潛深四百米足夠用,獨行者戰列艦之所以被設計成水面水下兩用,主要就是為了更好的解決潛艇這個威脅,讓獨行者之名,名副其實。
而同處一個環境,獨行者戰列艦單挑潛艇完全沒問題。
果然是大萊索,就是牛比。
看著電影大屏幕上,人類巨艦像潛艇一樣在海底靈活航行,一時全球無數軍迷都激動壞了,要不是因為在影院里,肯定早激動的跳起來。
其實人類想將戰艦和潛艇結合一體,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一直沒有實現。
如今被萊索實現了。
而水上水下兩用戰艦,既能像戰艦在海面作戰,又能像潛艇,潛藏海底作戰,好處不用多說,戰力更強,威懾力更大。
將飛彈搬上潛艇就是一個嘗試,初步實現水上水下兩用作戰。
但這只是折中的方法,根本算上征服海面和海底的真正兩用戰艦。
而想要戰艦真正實現水上水下兩用,難度非常大。
除了材料和技術等等問題,關鍵是外形水阻和穩定性問題。
畢竟在海上行駛和在海底行駛,所面對的阻力完全不同。
為此潛艇的外形呈水滴形,戰艦的艦首呈刀鋒形,這樣可以更好的破除水阻力,要是兩者互換位置,就算都是密封不會沉,因為外形設計問題,速度必然大幅降低,最關鍵的是,穩定性才是大問題。
不過這些問題,都被萊索解決了。
就在這時隨著電影鏡頭拉近,龐大的人類巨艦仿佛從身邊經過,這時才真正看清戰艦有多龐大。
簡直就是一座鋼鐵大山,通體深灰色,長度達到恐怖的四五百米,敵方潛艇與之相比,就像小漁船。
整艘人類巨艦整體呈現跟潛艇一樣水滴形,只是背部略微扁平,艦脊中線整整十座三角形炮塔整齊排列,就像一排鯊魚背鰭,既威猛,又可以輕松切開水阻。
近距離下,人類巨艦展露更多細節。
不像通常戰艦和潛艇,艦體光滑平整,人類巨艦不是,整艘戰艦像是由一個個模塊組合而成,又像整艘龐大戰艦外面被覆蓋一層厚重裝甲,厚重裝甲可以活動,像魚鱗似的。
這使人類巨艦看起來更加厚重威武
最為奇特的是,人類巨艦不止尾部有泵噴射口,在戰艦底部兩側,像魚鰭似的還分布著六組小噴射口,不斷為戰艦動力。
難怪人類巨艦速度飛快,可又非常安靜,輕松躲過敵方潛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