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夠嗎?
如果互相都極其認可,就夠。
所謂投資,不過就是簽一張支票的事,前提是他絕對信任。
在風投界,這叫微波爐式的投資。
為什么陳北又說兩周對風投都有些苛刻?
因為大多數投資往往需要好幾個月,并不是有什么合同簽不下來,不,只要雙方同意,手續并不會占用多長時間。
至于這些時間……
是投資者用來鑒別創業者的,這一種叫烤箱式投資。
小火慢燉,走著看著。
他們要看你對未來三個月的判斷準不準,如果三個月都不準,三年會準嗎?
也許你會說,會啊,有這個概率啊!
對不起,這是商業,不是概率論。
他們會評價你的行事風格,電話是不是準時回復,你別讓人找不到你,不靠譜,
郵件是否寫的正確,如果你吹噓了自己與某某公司下周即將簽下合同……幾個月后看,你到底簽了沒啊,
風投還會讓律師調查你是否侵犯專利,是否在合同中做了手腳。
說白了,當你沒有十分打動他,那的確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讓人家仔細的看,最后下定決心。
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哪里這么容易給你。
一般來說,微波爐式的投資很少,除了熟人互相支持、已成功的創業者再次創業,大多數的原因是他們認為你這個項目好,且會被其他投資人捷足先登。
溫曉光目標是這樣,
不是他吊兒郎當或是自視甚高,
而是……
沒錢……
哪有功夫跟這耗。
帶上陳北也是為了這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他的年輕可以讓人看到年輕的創意與沖勁,但太年輕也要身邊有一個有經驗的人。
“第一次見吧?”陳北和溫曉光跟著一位年輕OL女性進了里面,因為有預約,所以沒什么障礙。
溫曉光點頭,“的確,以前只在外面見過這種院落。”
陳北:“……”
“我的意思是你第一次見投資人吧?”
“那你說清楚。”
“感覺如何?”
溫曉光看了看他,露出男人的本性,“第一次,應該都是挺美好刺激的吧。”
太創聯合是由兩位企業家配以為海歸經理人共同成立的,企業家主要出錢,這位經理人負責運營。
但今天要見的并不是那三位中的一個,而是低一個層級的投資經理,這種資金規模的投資,他們有很大的決策權。
陳北之前認識的朋友,名為李科陽,是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很油膩,肚子很大,但很和善,看著一點兒也不兇,甚至有點反差萌。
“李總,”陳北進去后和他握了手,又介紹了自己的老板。
李科陽初識溫曉光并無那么驚訝,陳北早就和他提過,老板超級年輕。
“到沙發上坐。”
一起進來的OL女性都不用說,主動的泡起茶。
“優客良品的現象我最近關注了,第一感覺就想到肯定是年輕人,果然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