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的網絡公司,除了中美,其他國家的都是很難出一個的,日本也是如此。
科技公司少,因而具備科技感還有高薪的工作崗位便很少。
line的發展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網絡上和報紙上描述這家公司的文章越來越多。
有里非常珍惜這樣一個很有前途的工作機會。
成立一周年的時候,聽說當初創辦這家公司的中國老板會親自來向他們祝賀,張總親自負責了歡迎儀式,公司上下非常重視總部領導的這次視察。
私底下新員工也開始對最早一批加入公司的前輩們口中談論的中國老板感興趣,過于年輕的年紀是令所有人驚嘆的點。在見到溫曉光本人時,俊朗的外貌更加叫他們難以相信。
“騙人的吧,”有里站在員工人群里見到那位老總在簇擁下走到視線中時,嘴里說的是這四個字。
旁邊的好朋友提醒她道:“沉穩一點,有里,不要發出聲響,集中。”
“話是這么講……但是啊,”有里貓著小腦袋,“總部的老板真的是這樣的人嗎?感覺比我的弟弟還小。”
“有里!”
……
這一切這么壓抑都是張琳不斷強調的結果,她不允許有任何過于隨意、顯得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和現象發生。
溫曉光的開場白,是一句跟宋一秋學了一路的日語問候語,因為講的很怪,所以引起了很多員工善意的笑聲,這才讓氛圍稍微輕松了些。
雖然明知日本人的英文很差,但溫曉光也沒別的辦法了,盡量講的慢些,這些大學生,有些還有留學經歷的人應該是聽得懂的。
“我想許多人還不認識我,有必要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叫溫曉光,來自中國。”這破話筒放的有些矮了,他只能自己往上提了提,“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東京,我很喜歡這個地方,也很高興看到Line公司能有欣欣向榮的生機。”
“去年走進這座城市時,我曾因為3.11大地震這樣的天災而陷入傷痛之中,有感于親人之間因為災難而無法取得聯系的那種焦急,我想到了當時正在中國大陸和美國、韓國等地取得不錯效果的IM軟件,line由此而生,而我很高興的看到,從最初版本的幾乎和微信相同,到如今在各位的努力下,Line已經具有了自己的特點。”
“這也是我自己一直強調的。我不喜歡也不允許我們的團隊包括張總把line定位成一家屬于中國大陸一家公司的分公司,不,這不是真正的Line。我把整個開發團隊換成了你們,這是屬于你們的公司,我想資深員工都是有期權的,同時,這也是一家屬于日本用戶的公司,服務好他們比什么都重要。”
“這就是我想強調的事,永遠記得用戶體驗是最重要的,這是line必須要具備的公司文化。當然我對這點并不擔心,我們中國人都知道,日本人懂禮、尊重他人,是做服務做的最好的國家,一般人為了表述嚴謹會加‘之一’,但就我個人的感受來看,你們就是最好的。”
人都到了這,吹一吹他們也沒什么不好的,而且說的基本上也算事實。
人都喜歡聽夸獎,溫曉光很快便贏得了這一百多位員工的初步認可。
“最后,如果大家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和我進行溝通。我想扭轉一下大家的觀念,我到東京來,不是為了讓各位服務我,是為了服務各位,所以有任何想法想要和我交流,我很歡迎。謝謝!”
啪啪啪!
溫曉光總是善于將自己的姿態放低,這是他的處事智慧,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謙卑的。
掌聲表達了對老板講話的歡迎,有里忍不住對身邊人說:“給人的感覺真不錯呢,雖然很年輕但很有老板的感覺。”
“……的確是,比張總要好。”
因為已經接近下班時間,這個活動過后,正好就是一周年的酒會以及之后的簡單文藝表演。
不過在此之前,溫曉光要聽聽張琳的工作匯報,以一年的時間節點來看,總要初見成效才算合格。
=======
有人拜托我推一本書。我欣然接受了,因為可以蹭熱度,所以我特別真誠且鄭重的推——《通幽大圣》:我叫顧城,誠信的城,看簡介應該是個誠實的人,我想各位會有代入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