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的一個周六,溫曉光將諸多高管集聚起來。
微拓目前有很好的態勢,B輪所融的資金是一筆超級巨款,與此相對應的,公司多方出擊,首先支持海外事業部,并在云計算及支付領域首次試水。
這兩個方面,微拓都是落后的,這個時候的阿里云已經成立三年,而支付寶則開始為平臺里幾十萬賣家提供小額貸款,日均交易額超過6億元人民幣。微信支付雖然依托幾個O2O平臺增長迅速,日均交易額同樣破億,但在整體上是有落后的。
目前來看,隨著微信用戶不斷接近2億,微拓的競爭對手已經逐漸從騰迅轉為阿里。
兩家以不同的角度深入各個潛力領域,從結構上來說,阿里是借助其他領域向內支撐核心電商,微拓則是手握核心微信向外擴張版圖。
溫曉光覺得,他必須要非常清晰的傳達出這家公司的本質目標,否則就會陷入爭奪市場的財富陷阱,換句話說叫見錢眼開。
當然,阿里的收購意圖其實也擺在大家的面前。
但沒有人同意。
一個都沒有。
成功的人都有點自以為是,臭屁,叫人討厭。
用李一丹的話來說,“我從美國回來,加入微拓是堅信微拓會成長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我拼命努力工作,不是要把這家公司賣掉,我是希望在這里實現我的夢想。”
但是現在擺在眼前的形勢也很嚴峻。
“QQ未死,又來了阿里。”黎文博會相對理性一些,他揉著腦袋說:“我睡眠想好點兒是不可能的了。”
他和李一丹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對于李一丹來說,餓了么、美團等平臺交易量一路上揚,估值每天都是不同的,手機支付發展迅猛,意銳公司同樣勢頭良好。
單算微拓所獲得的投資增值就可以撐起微拓的業務面板了,投資事業部一家就包了。
“雖然對手強大,不過我們占據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制高點,有句話不是經常被說么?”
“順勢而為。”溫曉光給她補充。
“對,順勢而為。”
“一丹說的對,現在看來BAT三家中,轉型最好的就只有阿里,百度一直以來都是戰略做的最爛的一家,我認識李彥宏的,我估計他得過了這個年才發現移動互聯網來了。”
沒錯,正是2013年初,百度忽然驚醒,手機特別重要。
然而企業家等到手機網民超過pc網民才開始有動作,那是遲的不能再遲了。
“騰迅……我認為我們各位都小覷了他,又或者因為最近今日頭條風頭正盛,使得大家忽略了林總的貢獻,但我不這么認為,如果說阿里的核心是電商,那么微拓始終都應該把主戰場放在微信。”
“當初費盡心思拿支付牌照,上線支付功能,是因為我們希望用微信讓用戶的生活更方便。”
“所以我們投資外賣……投資本地生生活服務。這一基本邏輯最近在公司有些模糊,我想強調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