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呢接下來對方所說的話語卻是讓張不凡都感覺對方是不是瘋了,因為從正常的邏輯來說,根本就是騙人的。
“當然了,我也不是就像是把這個東西存放在銀行里面,你懂我什么意思嗎”
說真的,張不凡并不想要理解,因為太過于瘋狂了。對方似乎很懂張不凡,居然說連張不凡自動聯想到的比喻都可以預測到。
同時如果說真的是這么一回事情的話,那么對方的言下之意也就是意味著“他也不要求張不凡在未來幫助他”。
那么問題就來了,既然對方不要求張不凡現在做什么事情,未來也不要求張不凡做什么事情,難道說對方不要求張不凡做什么事情嗎
怎么可能啊,如果說對方真的是不要求做什么事情,完完全全可以第一時間就言明了,同時現在說出來的最后一句話的意圖也是側面證明如此。
所以說張不凡就已經是下意識的想到了對方的真實的意思,既然“未來”“現在”都沒有張不凡需要做到的事情,那么也就是只有“過去”了。
不過呢正常人的思維想一下都覺得不切實際了,過去之所以會是過去,那就是在于他們的事情已經是發生過了。
換一句話說,當你承認這個東西是過去的時候,那件事情就已經是成為了“過去”,變成了沒有辦法修改的事實了。
人和那些曾經里面可以至少存在著一個回憶的距離,而這一份回憶的距離,不僅僅是跨越了天涯海角,而且跨越了海枯石爛與天荒地老。
這要是換成別人,一旦是意識到這件事情,心理差的人直接就叫出來了,因為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但是呢遭遇那么多事情的張不凡,一開始的確覺得不太合理,但是呢后來發現也說不好,至少一看對方就不像是這么一個喜歡無的放矢的人。
而且張不凡覺得對方那么一個樣子,也不至于出現了魯智深戲弄人家鎮關西的橋段,故意過來差遣灑家。
可能對方的意思就是相當于西重派弟子一樣,意識出現在過去,然后改變有些事情,就好像是gaga一樣,打出不一樣的結局
但是呢就是這么思考,也是感覺到很扯,因為你如果是要在“過去”改變事情的話,那么就不可能回避一個問題了,那就是你又是如何穿梭到過去的呢
而且這里面還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假設說張不凡真的是過去了,那么張不凡還能夠回來嗎
那么回來之后的事情還是張不凡出發之前的世界嗎
就比如說你于過去幫助了人家始皇帝,讓人家格局大一點,就像是很多很多的那些歷史里面的橋段一樣,直接就造船去尋找美洲。
然后你猛然一回來,這個世界的美洲居然說是天朝人發現的,然后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改了,就比如說什么玉米土豆之類的美洲作物提前進入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