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可能性,那就是實際上就是人家父母拼盡自己的力量和對方纏斗,然后強行把孩子送了出去。
可是這個東西和之前一樣,都有幾個致命性錯誤,那個孩子僅僅是一周歲孩子,所以說如何照顧自己的生活不說。
還有為什么身邊沒有父母這些親人存在,畢竟人死不能復生,那些親人都在那一次事件里面遇害了。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甚至說張不凡都覺得之前那些邏輯不通都可以接受,但是呢這一點不能滿足,使得張不凡不得不放棄這些念想了。
假如說這些東西都能滿足,都可以成立,那么為什么警察找那個孩子幾個月,對方都沒有出現呢
如果說是避難所,沒有道理存上幾個月的食物,孩子父母肯定是能夠想到孩子能夠活下去的前提那么做的,總不可能就是為了延遲對方死亡時間,那也太過于無聊了。
同個道理,送孩子出去也是一般,甚至說那么一個人,全城搜索情況下,還能找不到,除非說對方主動藏起來了。
而能夠躲避警察同志的幾個月的搜索,再想到對方僅僅是一周歲,屬實多少有一點離譜了。
甚至說既然你們都可以想到的還有那么一個小孩子,人家那個犯下殺人罪孽的兇手又是如何想不到的呢
無論說是避難所,還是說送出去,活下去都要建立在一個前提下面,那就是那個兇手并沒有過來找。
畢竟就一個周歲的孩子,無論藏在什么地方,都不過是躲貓貓一樣,只能藏不能逃,找到那是遲早的事情。
而且斬草除根,沒有道理那個兇手會放過如此小的孩子,甚至說正是因為那么小的孩子,所以說哪怕是之前受了很重的傷,沒準都想著先殺死對方。
畢竟回去養傷可以有很長時間,但是呢殺害那個孩子也就那么一次機會,更何況殺害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怎么出力,選擇什么不言而喻了。
但是呢事實上就是那個孩子去向不明白,總不可能就是兇手拿走了,這是沒有那個必要的事情。
所以說張不凡到此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那就是實際上就是那個孩子一個人打退了那個兇手。
只有這個樣子,才能夠符合之前所有的難點。
而當張不凡的猜想說了出來之后,蘇警官并沒有表示贊同,而是露出詭異的笑容。
“不,實際上還有一個可能性,一個更加瘋狂的可能性,因為太過于瘋狂,所以說當時的人,哪怕是現在的人在推測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回避這個可能性”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兇手實際上就是這個小孩子”蘇警官這一說猶如平地驚雷,而張不凡則是瞇了瞇眼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