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普通人遭遇這個,按照之前張不凡的邏輯根本就沒有問題,畢竟對于表世界的人來說,遇到過第二次還有這種說辭,也就是一見鐘情可以解釋了。
但是在里世界里面,這個邏輯很有可能是不成立的。
張不凡已經是知道了,存在著可以跨越時間空間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立于時間長河之上。
對于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來說,過去現在還是說未來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過去可以說是現在,也可以說是未來。
那么站在現在的張不凡來解釋一些莫名其妙發生的事情,如果說僅僅是利用粗糙的理所當然的普世邏輯來解釋,要么就是出現根本就沒有辦法解釋的情況,或者是出現了紕漏。
所以說張不凡的做法那就是,先懷疑,但是卻默認這個東西是真實的,之后要是說發生什么線索再否認或者是肯定。
說得不好聽的,現在張不凡哪里知道對方所說的到底是真實的還是騙他的,雖然說可以用邏輯分析出來,可以給張不凡一部分傾向,但是邏輯并不意味著事實。
很簡單的事情,像是偵探小說里面,需要講究一個犯人的作案動機,也就是需要添加一個理由。
但是很有可能對方根本就沒有那么多所謂的理由,也就是對方只不過是一個心理病態的家伙,可悲的一時興起導致的。
那么用邏輯也就是沒有辦法弄明白當時對方的心態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所以說對于張不凡來說,他要做的就是現在穩定住對方,然后等到明天,詢問人家南宮銘具體事情。
雖然說張不凡對于里世界的事情不太了解,但是張不凡可以搖人過來啊,找能夠了解的人過來不就好了嗎。
對方看出來張不凡的心思,也沒有多說什么。
伊麗莎白知道,自己如果說阻攔張不凡,反而是在張不凡下意識的認為,伊麗莎白撒謊了,所以說才會這個樣子。
恰恰相反,只有她默不作聲,對于她來說才是比較有利的,畢竟她從進來到現在還是沒有向著張不凡撒謊。
而且她也是能夠理解張不凡,突然之間告訴他這些東西,之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這些,產生這種求證的心理也是合情合理的。
你問她過來到底是為了什么,事實也沒有那么困難,一方面的確是為了看張不凡,畢竟她和張不凡之間也是有一些緣由,只不過現在她還不能告知張不凡罷了。
另一方面也是很正常的邏輯,那就是復仇。
畢竟人家伊麗莎白都被那些人關在那個充滿秘銀的棺木里面幾百年了,你說伊麗莎白一點都沒有怨恨,這個東西肯定是不現實的。
正常人關個一天兩天都沒準都要陷入瘋狂了,伊麗莎白還那么久,而且她還是長命種,可以說屬于是無期徒刑了。
要不是張不凡誤打誤撞,不然真的是要關她到天荒地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