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阿浩對于這一切來說,根本就不知情,畢竟你不能指望一個潛伏在沙子之下的家伙能夠看見張不凡現在他們的情況。
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阿浩這個操作問題倒是不大,畢竟現在這么一個情況,如果說要在這個地方造成逆轉的結局,那么也就只有把這個東西的主人阿浩殺死。
換一句話說,阿浩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茍住,真的是可以贏。
阿浩自己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卑鄙的陰謀家,所以說他自己也是清楚一件事情。
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沉住氣,想一下成功的收獲,再想一下失敗后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成本,再怎么樣自己都可以接受了。
只要阿浩不出來,那個家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具體位置,自然而然也是沒有辦法對自己造成傷害了,那么結局也是已經注定了。
如果說對方之前早就已經是知道了阿浩這邊的具體位置,那么之前那個人的做法也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但是正如張不凡之前估計的,自己也就只有那么一次機會,實際上也是側面佐證了這個說法。
事實上只要阿浩不犯傻,不去作死,那么對于張不凡這邊來說,也就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硬抗這個沙子的傷害。
對方剛剛才呼吸完空氣,雖然說為了逃離張不凡的攻擊而受了傷,但是待個比較足夠讓張不凡那邊受難的長時間那還是比較輕松的。
再說了張不凡不能奢望對方是一個沙子,除非是一個必須要出來的理由,不然對方在考慮到有其他人暗戳戳地算計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出來的。
如果說做了大概率出錯,那么沒有必要的話,就不要做了。
一開始張不凡也是想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說利用自己的身體為籌碼,讓對方因為心急而出來。
畢竟對方正是那種寧愿自己很有可能死在這個地方,也要把張不凡同歸于盡的家伙。
但是后來張不凡覺得完全沒有這個意義,畢竟張不凡之前根本就不認識對方,那么不可能和對方有什么來往,自然而然也不會有什么恩仇關系。
排除了最為常見的因素,那么剩下的也就是對方真的是個人樂意,憑借著個人的主觀興趣壓倒了理性的思維。
明白完這一點的張不凡也就不抱有什么希望了,因為張不凡清楚,如果說真的是有仇的話,那么對方那一下實際上是有可能被張不凡誘導出來的。
但是現在很明顯不可能了,因為對方一方面是那么的饑渴,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張不凡。
與此同時對方也是如此冷靜,他可以壓抑那一份激動,就像是先苦后甜,為的就是那個時刻品嘗到美味的內心的狂歡。
所以說計劃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成功,事實上也是如此,要是張不凡真的是采納了這個計劃,那么最后只能一敗涂地。
畢竟對方真的是連張不凡的尸首都不樂意去第一時間看看,一定要等到自己的氧氣已經是耗盡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會去遠遠地看一眼。
利用自己的尸體來做文章,阿浩早就已經是想到了,更別說保不齊對方有沒有假死的能力,要是真的是靠近了,直接就被對方拿下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