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繼續道“所以在這個規劃里面,外村新建的房子,每一棟的宅基地的地塊面積都一樣,這是相對公平,但為了整體布局,每塊宅基地的面積一樣,但樣式不一樣,有長方形地塊、有正方形地塊、也有梯形地塊等等,每套房子具體的樣式也不一樣,套內面積也大小不一樣,整體格局規劃要遵循無序中尋找有序的原則。”
從方平的字里行間里,看得出來他確實是相當用心的在規劃自己的鄉村,要把自己理想中的方村新面貌真實的打造出來。
按照方平的思路,最小的戶型套內面積不超過115平米,最大的戶型套內面積不超過355平米,樓層不能超過三層的結構。
不管戶型和套內面積大小有多少,都帶一個院子,畢竟每一棟房子的宅基地面積都是相等的,房子套內面積少一點,院子肯定就會大一點,反之同理。
方鴻言簡意賅的詢問“房子建好了,怎么給村民分配呢”
聞言,方平頓時說道“就按戶口本的情況來,全村的戶口資料我已經整理出來的,一個戶口本上,兩至三口之家歸一個類別,四至五口之家歸一個類別,六至八口之家歸一個類別,八口之家以上歸一個類別,五保戶歸一個類別。”
每家每戶的人口結構都不一樣,像村里頭有三戶家庭就超過了八口之家,原因就是想要個兒子,但無奈前面都是生的女兒,有一戶人家更是生了七個女兒,直到第八個孩子是男孩才打住了,這戶就是十口之家了。
如果第八個孩子依然是女孩兒,肯定還會有第九胎。
村子的規模比較大,有上千戶人口,數據也比較龐大了,統計歸類也都有不小的數目。
方平把妻子帶來的材料遞給方鴻,后者一邊看著材料聽著二哥說“五保戶單獨列個分類屬于村里特殊照顧群體,正常的分配是,三口之家分配套內面積不超過115平米,五口之家以下185平米,八口之家以下295平米,八口之家以上355平米。”
頓了片刻,方平接著說道“各家各戶按其人口結構歸類以后,就分配對應規格的房子,然后具體分配到哪套房子,采取抽簽的方式,抽到哪套就定死了,抽到不滿意的戶型地段也不能換。”
方鴻不由得點了點頭,自家二哥制定的方案挺完善的,基本上沒什么要補充的了。
可以確定的是,方氏藥堂推進之后,整個方村全村上千戶家庭都會答應的,也都會把他們的孩子送去學中醫藥,就算有個別家庭不想,那沒關系。
方平的策略就是也給他們選擇的權利,單獨畫塊地出來想玩兒就自己玩去吧。
但這種看似給了選擇的余地,其實壓根沒得選。
因為絕對沒人敢這么選,真這么選了今后就別想在村里混得下去,會成為全村嘲笑的對象,自家的孩子也會抬不起頭來。
這種代價是絕對承受不起的,所以大勢面前半點不由人,沒有像方鴻那樣足以一己之力改變環境和游戲規則的能力,那就最好順勢而為適應性環境。
強勢者可以改變環境、改變規則,弱勢者只能適應環境和適應規則,歷來皆是如此。
至于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去別的領域,那也沒關系,這只是小部分不會影響大局,也是可以被允許的。
而且這部分孩子當中有人被社會教育毒打之后,必然會有一部分還是會乖乖的來到方氏藥堂這個家族企業中來的,被教育毒打之后也會更深刻的明白有家族的庇護日子會好過得多。
不管怎么樣,出生在方村就是享受到了一定的紅利,就是比別人多一條路、少一些坎坷,可以說就是家族的蒙陰。
誰讓這里出了方鴻這么一個人物呢。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