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不得不提at公司的情況了,這家公司是在上個世紀末九九年由曾、梁二人聯合成立,從軟包鋰電池入手,避開激烈的硬包鋰電池競爭。
軟包鋰電池也更適用手機、筆記本等電子產品。
但隨著應用的推進,軟包鋰電池會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多而出現鼓包現象,at公司在向貝爾實驗室購買了聚合物離子電池的專利授權后,成功攻破了鋰電池仿反復充電后容易脹氣鼓包的致命缺陷而成功崛起。
從2001年開始,at公司也成為了蘋果公司的電池供應商。
而且現在at公司也在為星宇科技供貨,沒錯,星宇科技第一代產品s1智能手機就是使用該公司的產品,而且也是因為這個契機,曾總這才接觸群星資本的。
如果按照原有的歷史軌跡發展,隨著蘋果公司的發展壯大,at也在其后成為全球消費鋰電池龍頭,其聚合物鋰電池在兩年后起連續八年時間位列世界第一,蘋果、華ei、小咪、vivo、oo等大眾耳熟能詳的智能手機品牌廠商都是at的客戶。
但是現在的at有個問題,目前已經是一家由日系資本百分之百控股的企業,這也是為什么曾總要剝離動力電池部門和寧得時代誕生的一個核心因素,不然會受法規限制。
at公司早期也有北美資本的投資,而如今變成一家完全由日系資本獨占的企業還得始于2005年發生的一件事,當時該公司正處于蒸蒸日日上之際,因為一場股東撤資事件,引發了at的股權變更。
最終,三位創始人的老東家,也就是曰本的tdk集團以1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了at的100股權,就此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日系全資控股的公司。
正因為at現在成為了一家百分百日系全資控股的企業,所以受到相關法規的限制,外商獨資企業無法生產動力電池。
所以只能剝離出來
這時,方鴻直接了當說道“具體的解決方案,幾個創始人有無”
真心打算來合作,該交的底總得交一些。
田嘉奕點點頭,旋即闡述“有的,曾總的解決方案也跟群星透露了,新成立的子公司就叫寧得時代,當前階段肯定無法讓日系資本全面退出,曾總的策略是先剝離出來再說,將來再從日系資本手里把剩下的股權回購回來。”
回憶了片刻,田嘉奕接著說“關于寧得時代的股權結構設計,曾總的方案是他會成立一家公司瑞廷投資成為寧得時代控股股東,瑞廷持有寧得時代2333的股權,曾總則控股瑞廷55的股權,即通過控制瑞廷投資55的股權來控制寧得時代的相對控制權。”
方鴻一聽瑞廷持有2333的寧得時代股權,肯定是達不到控制權的標準,至少也要到34的股權比例才能獲得控制權,達到34的股權比例有一個最為核心的關鍵權利,就是一票否決權。
重大事項表決需要三分之二多數才能通過,而34的比例,只要反對就意味著其它股東全部加起來投贊成票也滿足不了三分之二多數,這等同于一票否決。
曾總讓瑞廷持有寧得時代2333的股權顯然沒有達到34這一條基準線,不過方鴻倒也淡定,肯定還有后手,等著美女助理接著展開說來聽聽就知道了。
田嘉奕也繼續說道“他要求群星資本要在寧得時代里至少持有不低于19的股權比例,并且要和他簽署一份關鍵的一致行動人協議。”
聞言,方鴻不由得一笑。
有著前世的記憶,他知道曾總這個人的控制權意識是非常清醒的,現在的歷史軌跡已經發生改變了,因為原來的歷史軌跡,寧得時代的股東里面壓根就不存在群星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