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把這事兒當成是k神錢多燒得慌,純純的就是他自個兒在那自娛自樂來著。
然后來打個秋風又走了,這不,他不就走了嘛,順帶把比特幣的日內價格砸窗了95個百分點,悶殺了一批想噶他韭菜的投機者。
吃瓜網友們都當樂子新聞來看。
畢竟,這會兒的比特幣哪怕是方鴻這么一搞,頂了12倍多的漲幅,總市值規模也僅僅才8000萬美元出頭,是真的掀起不起什么大風浪來。
何況比特幣的風口還沒到來。
兩天后,另一件事在國內互聯網刷屏,成為了頭版頭條的消息,也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赫然便是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空之鏡”計劃。
此刻,方鴻正在別墅大客廳收看新城地方電視臺的午間新聞。
目前,在引力波探測領域最為先進的兩個實驗基地有兩個,地點分別在美國和意大利,其中美國的是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簡稱i;另一個意大利的是室女座干涉儀,簡稱vir,這兩個觀測基地代表著當前全球引力波探測的最高水平。
我國在這個天文學領域的研究早在2008年就已經著手研究和謀劃,不過更多的是開展相關理論研究以及建造項目的可行性的論證。近期,國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正式在新城大學東湖區成立,這標志著我國在引力波這個當前最尖端的領域已經奏響了宏大的“交響曲”。
據悉,由自然科學基金出資,新城大學牽頭的“天空之鏡”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多達八十余個科研單位上千名科學家參與,不同于i實驗基地在地面,“天空之鏡”是通過將實驗設備送入太空組網構成空間引力波探測陣列
新聞報道的旁白結束之后,畫面一切換,寧興慶出現在了新聞畫面中接受記者采訪,屏幕上對他的簡介列出了一行字幕,即“天空之鏡”計劃首席科學家。
只見寧興慶面對鏡頭說道“引力波只是時空彎曲產生的漣漪,所以它的傳播不需要任何介質,受到天體阻擋的損耗也非常小,所以整個宇宙空間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引力波,只是波動的強弱有所區別而已,這也使得我們能夠創造出一些探測器來捕捉到這種時空彎曲帶來的異常。”
寧興慶接著說道“從引力波探測器的原理來看,其實非常簡單,以i為例,就是在空曠平整的地面上,建造兩條相互垂直、長度完全相等的長管道,在兩個長管道的交點處安放一臺激光器,在實驗的時候,激光器向外發出激光,通過分光器將兩束激光沿著兩條長管道分別進行傳輸,待到達盡頭后,通過反射裝置將激光反射回來,于出發點再進行激光的干涉。”
寧興慶一邊比劃著一邊描述道“假如沒有引力波的存在,那么兩條反射后的激光的干涉結果會相互抵消,而一旦出現引力波的干擾,那么,由于引力波在兩條管道內對時空彎曲的影響是不同的,所以兩條激光所走過的路程就不一樣了,于是最終的反射激光干涉就會發生變化。通過最終的干涉圖案的分析,一方面能夠確定探測到引力波與否,另一方面在探測到引力波的情況下,還可以分析引力波的強弱以及源頭目標的方向”
媒體報道這個事情的時候,文章標題根本就沒有聚焦在了這個超大規模科研工程項目本身,而是聚焦在投入“超200億”規模的預算上來,以此來吸引點擊率。
不過,這投入規模確實是震驚了國內學術界。
如此龐大的投入規模,在國內的各大基礎科研項目工程領域創了紀錄,即便是放在國際上,就投入規模而言那也是一等一的科研工程項目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