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方鴻在他的k3478個人微博賬號上更新了一條教育助學基金有關的博文
關于助學金額的問題已經敲定,一個名額每年資助22萬元人民幣,如果是從大一到畢業,一共就是888萬元人民幣,如果是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一共就是352萬元。教育助學基金官網已經運行,附上官網連接,詳情可入官網了解、咨詢。
這條博文發布出去,很快就引發了熱議,也被眾多媒體援引報道。
在方鴻的微博一經引流,教育助學基金官網的訪問量迅速激增。
大家最驚訝的無疑是每個名額每年22萬元人民幣的助學金額規模,沒想到會這么多,更沒想到的是,不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亦或者大學,全都是這個數額。
如果說是大學申報名額22萬元也不算離譜的話,那么小學申報名額也給22萬元一年,很多人都感到吃驚,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根本就不怎么花錢的。
資助金額的問題很快就在全網引發熱議。
有人認為教育的支出上限巨高無比,有的幼兒園一年都能花好幾萬,有的幾百塊;有人認為這么安排有點過分草率了,太不合理,應該在各年級階段分開來確定資助金額才合理,合理的資金分配能幫助更多的人;有人認為錢是方鴻的,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只要這筆錢能真正落到實處就是好事。
關于資助金額的問題,網上的討論,各種意見看法都有。
這是也在方鴻的預料之內,他并沒有就此對外做出詳盡的解釋,同時也讓田嘉奕通知教育助學基金的機構管理人員不要去解釋這個問題。
不然,到時候那些家長拿著大兒子中簽名額的助學金,分一部分給沒中簽的小兒子,以后就甩鍋給教育助學基金說這是助學機構的用意。
所以,別問,問就是我的錢我樂意
這錢誰中簽了就是給誰的,至于家長的實際分配怎么安排的,那不是助學機構這邊能管的了。
總之,方鴻定這個額度的用意,外界有人能看出來也好,看不出來也罷,反正教育助學基金這邊不予解釋、不予置評。
到了今天下午兩點左右,教育助學基金機構召開了新聞媒體發布會,對外披露了機構今年的預算,機構一共獲得276億元,其中2億元將用于機構本身的各項運營支出,余下256億元則是進入到助學資金池里,因此今年的助學名額大約有1163萬個。
同時,教育助學基金秘書長進一步披露,即日起,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生的助學申報,為期三個月的申報時間窗口。
遞交的申請經核實通過之后,將會進入到候選名單池子里,然后進行抽簽。
如果申報窗口期結束,總的通過名額小于或等于1163萬個名額,則無需抽簽,直接確名,如果大于1163萬個名額則進行抽簽。
毫無疑問的是,肯定會大于1163萬個名額的。
畢竟這事兒發酵了這么久,影響力也很大了,現在又是互聯網時代,又是面向全國范圍的申報,就算是超過百萬申報名額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