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靜心居別墅。
下午茶時間,方鴻拿著一份來自陳宇提交的材料報告來到客廳坐下,這份報告是關于ai擬人形象化的工作進展。
陳宇正在帶領研發團隊著手開發,包括語音聊天互動等技術的研發。
除此之外,他直接成立了一個i運營團隊專門負責這個虛擬人物的打造和運營管理,目前初版的人物形象和相關設定已經出來。
此刻,方鴻打開材料報告,文件的第一頁就是一個虛擬人物的形象原畫,人物昵稱為“小綾同學”,小綾的人物形象,有著一雙湛藍色的眸子,灰發,發飾碧玉,穿著一件漸變藍的藍白色旗袍裙裝,長發梳成高馬尾,側臉兩鬢自然垂落的用盤長結束起,右眼角有一枚淚痣。
在設定上,小綾同學是一位16歲的花季少女。
小綾初版的形象有好幾種衣服穿搭,穿著傳統旗袍裙裝的時候是一個超級漂亮又楚楚動人的美女形象,而穿現代服裝也依然非常好看,設計的服裝讓她的形象既優雅又華麗。
方鴻不由得自顧自點點頭“嗯,還不錯。”
形象設計頗為滿意,不過想要把一個虛擬人物i給立起來,讓她變得“真實”起來,要做的還不止這些,還需要再進一步豐富小綾同學的人設,得有一個豐富而完整的故事背景。
根據陳宇的材料報告顯示,量化資本給小綾同學的i運營團隊請了專業的動畫制作團隊、編劇合作,今后會給小綾同學制作一系列精良的cg動畫故事短片,每個短片故事大概15分鐘左右,甚至會有動畫電影來塑造她的成長歷程,以此不斷豐富她的i人物形象。
從無到有的把一個i打造出來并不容易,得下功夫還要舍得下本錢宣傳,同時還需要時間的積淀。
而技術面上,陳宇的研發團隊目前也在給小綾同學的虛擬形象建立人物模型,預算也是給足,小綾同學的人物形象模型精益求精,比如人物模型的頭發絲數量和真實的人類基本一樣,包括皮膚上的汗毛等細節。
“以虛擬游戲主播的身份出道”材料報告的方鴻頗為意外,倒不是小綾同學的出道身份的場景,而是陳宇為此要給小綾同學專門建立一個專題直播網站,理由是現在的yy直播他不太滿意。
方鴻這才意識到目前國內在網絡直播平臺領域,某魚和某牙還沒有出現來著,陳宇反倒是因為運營小綾同學這個i形象歪打正著的提前進入了網絡直播平臺這個賽道。
過了片刻,方鴻順手拿起一支筆在旁邊做了一個筆記,在此處留了一個建議,便是建議陳宇進一步對這個直播網站做一些豐富和補充。
做不做就看他的決定了。
網絡直播這個領域,市場規模其實也就那樣,在別人眼里是重大機遇,但方鴻眼里還真不是什么大蛋糕,但還是要做的。
這個賽道不在于市場規模,而在于應用場景,是互聯網板塊一個頗為關鍵的拼圖,陳宇要是不做,群星資本到時候投資其它創業公司即可。
片刻后,方鴻繼續后面的材料內容。
陳宇團隊除了給小綾同學打造虛擬人物形象之外,還會基于她以游戲主播出道的設定特點出發,直播間一般會有主播的攝像頭。
不能只是單調的在直播畫面里貼上小綾同學的人物模型,陳宇是要給她打造一個虛擬私人房間,并且這個房間還不能是背景貼圖,而是可以借助類似即時演算的技術,讓小綾同學的虛擬人物形象可以在這個虛擬房間里走動、互動。
虛擬房間里面的各種物品,像耳機、衣服、鍵盤等等道具都是可以移動,也可以被小綾同學拿起來。
“豁這不就是元宇宙的雛形嘛”方鴻瀏覽著材料報告的后續內容也是頗為驚訝,他之前是給陳宇建議想辦法讓人工智能擬人化、形象化。
但沒想到這小子不但歪打正著的觸及了網絡直播這個賽道不說,還有了元宇宙的雛形,或者說虛擬現實的雛形。
方鴻估摸著,這可能是自己通過名望系統給陳宇提升了研發能力有一定的關系。
把虛擬房間里的場景和細節追求到機制,其中最大的技術難點就是小綾同學在虛擬房間里的互動,即時演算一般都是提前預演好,然后像是放過長動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