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半導體板塊在這一重磅利好刺激下持續走強,也助力大盤指數持續反彈,盤中下探總是會被拉臺上來。
大基金的落地讓新城備受關注,因為這座城市匯聚了很多半導體公司,涵蓋了上中下游,不完全統計有大大小小幾百家半導體科技創新企業在新城的高科技產業園區里面。
儼然成為了國內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集群中心,而且不只是有半導體企業,像星宇科技的總部、量子跳動的總部、九州藍箭這些明星級科技公司的總部也都在這里。
大基金落地之后,也有不少人猜測這是不是跟群星資本有關,因為第一批投資項目的很多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群星資本持有那些企業的股權,甚至是控股子公司。
不過群星資本出來“辟謠”表示大基金跟群星資本無關,只是享受到了國家的扶持而已,反正不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承認。
只有少部分高層人士知道大基金的管理團隊,其實是群星資本幕后派遣的人在主導著的。
進入2月底,半導體這一塊給方鴻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群星系旗下的半導體研發公司順利突破了32納米制程工藝,有望在今年三季度投入量產,投產的產品包括低功耗、混合信號以及射頻產品等等。
最重要的是,群星系旗下投資的涵蓋上中下游的半導體公司能夠完成其中79的工藝環節,在32納米制程之內的各大環節已經實現89的國產替代,這是巨大的進步。
整體環節梳理下來,也就只有光刻環節的設備仍然需要從海外引進,不過32納米級別的光刻設備已經進口了,所以量產不會有什么問題。
除此之外,28納米技術研發也正在按預期順利推進,進展也很不錯。
不過32納米制程的突破依然和國際差距很大,目前國際半導體的工藝制程在今年已經推進到了14納米級別,國產替代要追趕上,前面還有28納米、22納米、20納米,依然落后了四代的差距。
但是差距已經在縮短了,群星資本進場之前可是隨著摩爾定律差距越來越大,這是最大的變化。
目前國產半導體突圍計劃沒有偏離方鴻給的預期,也就是每年要比摩爾定律快一倍的速度追趕,按照這個突圍速度,結合摩爾定律的迭代速度,再有三年時間就能追上世界最先進的制程水平。
也就是2017年前后,根據摩爾定律的迭代速度,2017年世界最先進的制程水平已經在10納米左右。
國內目前已經突破了32納米制程,到10納米級別,中間要經歷28納米、22納米、20納米、14納米、12納米五個代差。
按照方鴻給的預期目標,即國際最先進的制程水平提升一代,國產半導體在后面要追兩代的速度,到2015年突破22納米,2016年突破14納米,2017年就是10納米,正好能追平國際半導體最先進制程水平,到2018年將會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真正的歷史性拐點時刻,那時候國產半導體將會實現從落后到追平再到領先世界的局面。
就在大基金落地的消息宣布之后,阿美莉卡那邊也關注了這個事情并且是反應迅速。
3月4日周三,北美宣布在半導體領域進一步對東方大國予以限制,這一次從光刻機、光掩模等一系列關鍵環節予以限制,禁止國際半導體企業與之產生業務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