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3月9日獲得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源碼資本等;2012年7月1日獲得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在2013年9月1日的時候,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dstba、以及“紅衣教主”的騎虎360。
而最近一次便是在今年的6月1日完成的c輪融資,今日頭條出讓20的股權拿到了1億美元的融資,由群星資本旗下子公司量子跳動領投,跟投的資方機構還有紅杉資本、順為資本等,投后估值為5億美元,也就是30多億人民幣左右。
現在的頭條,確實變得熾手可熱了,張總也成為了互聯網界聲名鵲起的新秀,各路資方都看好他是一個潛力股,雖然前面四次創業失敗,但這次感覺他真的能成事。
目前投資了該公司幾家資方機構對其后續做了幾種推演。
未來的頭條,最好的情況下,像微博、樂視那樣獨立抗擊bat并非沒有機會,乃至成長為如今大獲成功的量子跳動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在的互聯網圈子有一個新說法bat,這個“”就是量子跳動,與之前的三巨頭平起平坐了。
而頭條未來最差的情況,大概率是選擇bat中的一家站隊,被其中一家收購,投資者和創業也都可以全身而退。
總而言之,即便是最差的情況,投資今日頭條也不會虧錢。
方鴻關掉了那篇社論文章的頁面,順手拿起了放在筆記本電腦前的一份文件,赫然便是一份今日頭條的商業計劃書,日期顯示是2013年1月出的材料。
“該干公司誕生一年后,我就開始關注了。基于社交挖掘和個性化推薦的新媒體,這是其創始人對該產品的定義,與我不謀而合。”方鴻重新把那份文件放回原位,他早就看過了。
方鴻頓了片刻補充道“對于該公司,若投資不能只做財務投資,要投我就要控制權。要么就不投,趁它還沒有起來之前直接用同類競品將之圍獵扼殺。”
田嘉奕頗為驚訝,看得出來他非常看好這家公司。
過了一會兒,方鴻帶著一絲笑意吩咐道“先談談再說吧,能收購就收購,現在這個檔口頭條遇到大麻煩了,我聽說張總最近正在密集拜訪媒體和監管部門,正是他最難受的時候,我們不妨可以讓他更難受一點。”
方鴻同時在腦海里檢索前世的記憶信息,記得張總曾經動過三次想過要把頭條給賣掉的念頭,而且他在創立頭條之前,已經參與過四家創業公司,但每次都就沒有堅持到最后。
如果方鴻不介入,張總大概率是不會賣掉頭條,并且堅持下來之后,頭條也會在幾年后一躍成為至少超過5000億人民幣估值體量的互聯網巨頭。
但現在的情況,方鴻顯然是要推動他把頭條賣了,而且態度也很明確,要么收購了,要么扼殺了。
群星資本此前參與今日頭條的投資,絕對不只是謀求財務投資那么簡單。
這時,方鴻一邊思量著一邊說道“先找到360的老總,找個合適的人慫恿紅衣教主讓騎虎360撤資,就放風給他說群星資本打算讓量子跳動要單干了,要直接跟頭條展開競爭,趕緊撤,再不跑就來不及了,免得砸在手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