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一個拿出來都比內涵段子的流量大又香,就這堪稱團寵級別的待遇,還要啥自行車呢
片刻后,田嘉奕望著他詢問“還有別的要補充”
方鴻搖了搖頭“安排吧。”
隨著田嘉奕離去,他也再次拿起那份商業計劃書瞅了眼,頭條只要加入群星系,肯定會崛起的比方鴻前世更快。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日頭條和目前的新聞客戶端是有區別的,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今日頭條會根據用戶的喜好來推送相關內容。
如果你喜歡籃球,它會給你推送喬丹和科比;如果你喜歡政治,它會給你推送地緣熱點和國際博弈;如果你喜歡歷史,它會給你推送秦始皇或漢武帝;當然,如果你喜歡低俗,它同樣可以給你推送葷段子之類的內容。
只要是你喜歡看的,它都能給你,而且可以給的更多,讓你再也離不開他。
每一個人根據自己的喜好被禁錮在一個個的信息繭房里面,讓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這一點張總在寫給投資者的商業計劃也是描繪的清清楚楚。
在當下,這絕對是一個驚世駭俗的想法。
以前的新聞讀者是編輯給什么,就看什么。而今有了今日頭條,你喜歡看什么,想要看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大數據比你更懂你。
按照張總對今日頭條這款產品的描述,頭條是主動生產新聞內容,只是新聞內容的搬運工。今日頭條也沒有總編輯,它不決定用戶看什么新聞。
而這背后是算法,是人工智能,是大數據,它知道用戶喜歡什么。
這才是頭條能夠異軍突起并能在短短的幾年光景,便可一躍成為千億級體量巨頭的究極法門。
人有的愛好總是千奇百怪,很難統一起來,但在頭條上面的信息繭房里,人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感覺全世界的愛好都跟他差不多,也根本就聽不到不同的聲音,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都不會出現在他的資訊欄上面,因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識別他不喜歡的內容都不會推送給他,只推他喜歡的內容,又怎能不沉迷其中乃至迷失其中
這樣的模式,就連方鴻也難以拒絕,所以不論如何都要將這個平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但擁有巨大的變現能力,而且其它用處實在太大了,比如對輿論引導和辨識,比如活躍在這個平臺上的1450水軍,因為算法推薦,可以輕松的把它們圈在一起,讓他們的輿論在自己的圈子里兜轉傳不出去,或者活躍在這個圈子里的賬號大概率都是一丘之貉,要控制和干預的成本會大幅下降,大面積的封殺誤封率要比其它平臺低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總而言之,這款產品無論是賺錢能力,還是在輿論引導方面,都是王牌級別的存在,方鴻自然是要想盡辦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