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收盤,新證50指數大漲587,報154234點,成交規模進一步放大至2616億,主要的量能還是集中在了那些超大盤權重的群星系概念股,矩陣量子、今日頭條、星宇科技、九州藍箭等個股的成交額均破了百億乃至兩百億的都有。
隔壁主板指數是綠盤收尾,大盤今天險收2900點,成交額縮量到了1809億,新交所的連續兩天的成交規模超過了滬市主板,今天更是比主板多了800多億。
股民們打開新證50指數的走勢,看著這k線圖形簡直美如畫,今天這根日k線走出來,新證50指數從歷史底部78015點起漲到今天的歷史新高,整段主升浪的累計漲幅已經達到了9995,基本上和翻倍沒什么區別了。
今天收盤之后,新交所又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記錄,其總的市值規模突破了20萬億大關,具體是2027萬億,超過了深市1982萬億。
就市值規模而言,在a股三大交易市場當中已然僅次于滬市,相當于四個半的創業市值之和,或者兩個半的中小板市值之和。
新交所的總市值占a股的總市值規模達到了2895的比例,并且因為新交所的市值暴漲,也將a股市場的總市值體量再次推到了70萬億關口。
各路投資者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是嚇了一大跳,都震驚的發現大a現在的總市值居然已經到了70萬億了。
這是什么概念
去年六月份牛市頂峰的時候,大盤指數沖到了5000多點那會兒,a股的總市值巔峰是71萬億。
現在的總市值比去年牛市巔峰時期就只相差1萬億的市值,但去年牛市巔峰的時候大盤指數可是沖到了5178點,而今天的大盤指數卻是險守2900點。
股民們也是直呼離了個大譜。
不過,若是不算新交所的市值,大a就是50萬億市值左右,但對比目前大盤2900點依然是指數失真的。
大a目前市值70萬億,粗略一算今年以來到現在,大盤指數雖然從開年3500多點跌到現在的2900余點,但股市的名義市值卻凈增長了13萬億之多。
這凈增長出來的13萬億的市值,新交所就貢獻了77的比例,也就是10萬億左右。
而且主要就是由那二十多家群星系上市公司貢獻的,新證50指數目前幾乎都是群星系的那些超級大盤股,這些大塊頭從底部起來翻了一倍,正好對應了新證50指數目前也翻了一倍。
數據對得上,完全吻合。
現在的新證50指數還沒有滿50只成分股標的,基本上群星系的那些票翻一倍,新證50指數也會跟著翻一倍。
等后面新交所股票池初具規模了,方鴻就會適當的讓群星系的上市公司的比例降一降,位置不夠的那就優中擇優,或者輪著來就是了,反正新證50指數今后是一定要長期保持上漲中繼的趨勢不變。
新交所今天的總市值規模首次超過了深市,下一個目標就是超越滬市,方鴻也有所預期,快一點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就能實現,最遲在2018年必定會超越滬市,成為a股三大交易市場當中名義市值體量最大的場子。
而更大的目標就是要在2o2o年前后,讓新交所的總市值規模超過滬深兩市的市值之和,到那時候新交所就是大a事實上的絕對牌面。
那時候人們說起a股肯定是默認新交所,說大盤指數的時候也是默認新證50指數。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