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正手里的文件材料,顯示該團隊在此之前已經成功在三只小豬的大腦里植入了芯片,包括該團隊研發的原型機被戴在了一只猴子的頭上,也獲得了預期的實驗效果。
而今年終于獲批可以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所謂的神經元尖峰是神經元在接收到足夠的興奮性輸入后,產生的短暫電信號脈沖,通常用于傳遞信息和與其他神經元進行通信。
該團隊研發的腦芯片主要便是檢測到大腦內神經元放電的尖峰,并通過處理這些尖峰數據,來實現對用戶意圖的解讀,即通過精確檢測大腦神經元的活動,實現人腦與外部設備的實時通訊。
過了一會兒,秦豐說道“此次測試的腦芯片是一種新型腦機接口,它不但可以增強與大腦的視覺、觸覺、聽覺和運動皮層的連接,幫助治療各種神經系統的疾病,還能擴展我們與世界和自己的互動方式。簡而言之,只需要通過思考就可以控制手機、電腦,然后間接來控制幾乎所有的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對于腦機接口的擔憂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這種堪比“讀心術”一般的設備讓人感到不安,現在的大數據只是監測瀏覽記錄、描述用戶畫像就能做到甚至比用戶更了解用戶自己。
腦機技術要是成功發布了,如果腦機芯片病毒流行起來怎么辦感官實驗思想竊取怎么辦連接神經元那是不是可以直接黑大腦雖然神經元不能逆向傳輸就是了。
現在的手機a都是各種隱私權限竊取,那腦機豈不是直接物理讀心搞不好以后不只是睜眼有廣告,閉眼也會有廣告,細思恐極。
類似這樣的討論在網上已經是見慣不怪的了。
材料的方鴻似是自顧自地說“初步定位成跟心臟起搏器的醫療器械,往這個方向走是對的。”
心臟起搏器也有風險,比如遇到電磁脈沖什么的可能會停止工作,甚至也可以是進行人為干預,但該醫療器械不也照樣得到了應用,對于患者而言與其擔心未來的風險,當下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總而言之,先從醫療器械這一塊著手,相對來說反對聲的阻力會小得多。
秦豐接著說道“研究團隊的后續計劃是要設計一種將大腦信號轉化為行動的設備,已經明確兩個應用方向。一是恢復人的視力,二是幫助無法移動肌肉的人控制智能手機等設備,甚至恢復脊髓受損者的全身功能。”
這項技術走向成熟之后,最初的使用者將會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讓肢體癱瘓的人能夠重新站立起來行走,這對于殘疾人來說無疑是重生一般,相比較而言他絕對愿意為了能夠擺脫輪椅和能夠生活自理去承擔那些風險,就算真的能被人讀心又何妨隱私和這比起來算得了什么
方鴻的目光從材料移開,看向秦豐問道“恢復視力方面的應用,針對的是后天失明先天失明者能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