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大規模回撤。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市場經濟「無形的手」這么一說,即便有,這只「無形的手」也會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掌控,美股市場亦是如此。
在新交所這個市場,很多人知道群星是那個幕后掌控「無形之手」的存在,因為切蛋糕的那把刀是掌握在群星手里的,想要來這個場子玩兒,就得接受群星的分配蛋糕的方案。
這些都已經是圈內人士看破不說破的事情了。
賴在at科技以及瑞和醫藥里面不走的大體量資金,隨后也是求饒知道錯了,在大幅回撤利潤的乖乖的套現離場,如果還賴著不走,那依然有的是辦法治,比如定增稀釋股權等操作,多了去。
你就算是孫悟空有七十二變也跑不出如來五指山,神通再廣大還能斗得過開場子的
這兩家上市公司也有一些散戶參與,在被剔除新證50指數成分股期間,有的散戶賺了并且躲過了這一劫,也有散戶剛剛在山頂站崗結結實實的跟著遭劫。
只能說恰巧運氣不好買在山頂被套是純屬誤傷,能賺到大錢也是本事。
站在整個市場生態系統的視角來說,對長持不動的散戶同樣適用,散戶的數量如果不多當然可以容忍并忽視,造成不了什么太大影響。
但如果大量的散戶長持且積累十倍甚至更多倍的收益還不愿收手出清,影響同樣不比單一的大體量資金小到哪里去,甚至負面影響更大,因為散戶出逃往往更容易出現恐慌踩踏式的情形。
如果這樣的散戶規模極其龐大,還賴著不走不愿主動獲利了結出清,同樣也必定會有一股力量幫著出清。
顯而易見,方鴻要的是參與新交所這個場子的各路資金吃一段利潤就得走,不要想著一家通通吃完,讓后邊上車的人沒得吃還要接下全部風險是不可能的,這也不可持續。
體現在市場當中就是資金有進有出,鮮有機構能夠長期持有,就算長期出現在機構持倉名單上但也會發現倉位在減少。
只有這樣循環有序的進出,新證50指數才會永遠往上漲且風險可控,籌碼重心不斷向上抬高才能更好的管控整個市場,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持有者肆無忌憚的砸盤,因為成本抬升,敢肆無忌憚的砸盤他自己也要面臨大幅虧損。
如果是在新證50指數1000點的位置進來,然后一直持有不動,到了1萬點的時候開始砸盤,他當然可以肆無忌憚的砸盤,就算砸到腰斬依然有5倍收益,真從1萬點砸到5000點乃至3000點鐵定出現系統性風險,到時候就得拼死托市護盤,付出的代價難以想象,尤其是以后的整個新交所盤子越來越大。
但
如果他是在9000點進場,到1萬點的時候他就不敢這么干了,砸到9000點以下意味著他自己也開始虧損。
所以,不僅僅是為了分配蛋糕不讓單獨某一家吃獨食,更是為了拆解市場的潛在風險也不會允許單一機構一吃到底,只要有人敢這么干就必定弄他。
市場的每一次上漲都是在積蓄空頭量能,每一次前期持有者的獲利了結出清都是一次空頭量能的釋放。
十年累計的空頭量能,一年釋放個一次總共釋放十年,跟積累十年一次全部釋放出來,對市場的沖擊顯然是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前者輕松可控,后者一個不慎就會引爆系統性風險。
免費閱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