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陳曦統帥大軍,在青州平壽城外,正面擊潰黃巾大軍。
隨后兵分五路,分別追擊黃巾潰軍,前往的各自不同的方向。
順帶為之后的基礎修建,土地分配,安營扎寨,人員篩選,和人員管理方面進行劃分。
關羽帶著徐庶,郭嘉和法正,還有本部軍團,輔助軍團一起前往了濟南國的歷城,提防已經飄起來的袁紹。
畢竟誰也不知道,進入順風姿態的袁紹,會出現什么幺蛾子。
黃忠跟著陳曦一起,追逐著黃巾,從齊國轉回泰山郡內,回到奉高城當中。
張飛帶領軍團,追趕對應的黃巾,直奔城陽郡,順勢借此收復城陽郡,并在城陽郡內開闊道路,完善基礎道路。
太史慈則追趕著黃巾,直奔東萊郡,借助黃巾余威,拿下東萊郡,并在東萊郡內,開始實行屯田制,吸收流民和投降的黃巾,實行半軍管的管理制度,確保屯田制度的有效實施。
而趙云的軍隊則有點特殊,白馬義從在道路上不存在追不上的敵人,所以為了演的更加方便,也更加真實一些。
趙云親自帶領手底下的白馬義從,當場表演了什么叫做迷路開山,定點云氣打擊,港口修建,港口擴展等等。
甚至在完成這些以后,還有余力追上玩命奔跑的黃巾。
而陳曦也帶領著軍隊,沿著道路回到了奉高城內。
盧植所帶領的三河五校,在觀看過這一戰以后,也褪去了新兵的稚嫩,有了一絲老兵的色彩,行走之間的氣勢,襯托了這一幫士兵的蛻變。
“果然,士兵想要變強的最快方法,便是在戰場上面來一次。”陳曦看著行走間散發著與之前氣勢完全不相同的士兵,充滿感慨的說道。
接近于五萬人的大軍行走在這條道路上,所散發出來的氣勢,在士兵頭頂匯合出來的云氣,都比先前從奉高城,帶去青州的七萬士兵,強得多。
不管是身上早已經更換的鎧甲和裝備,還是頭頂那一眼就顯示出精銳軍隊身份的云氣,都意味著這一場戰斗,有了額外的收獲。
陳曦看著這一幕,雖然內心當中高興了不少,可是也比較頭疼。
這可是擊敗了,由劉桐使用自己的精神力,強行構造出來的云氣軍陣氣吞山河。
在氣勢上近乎以弱勝強帶來的反饋,強行將這一支軍隊,直接拉入了一個另外一個層次。
雖然手底下的這些士兵,在氣勢上面進入屬于精銳的層次,但其本質,終究是心的變化。
只要后面能和同等級的人進行交手,沒有出現潰逃,那么基本上這支軍隊就穩了,就算徹底練出來了。
將這么多的軍隊,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其中的功勞肯定不用多說,劉桐自然能在其中占一份。
也正是因為如此,陳曦對此才有些頭疼,畢竟功必賞,過必罰。
哪怕是自己不說,別人也不知道這其中還有劉桐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