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袁紹大軍的出動,軍隊上方自動的出現了云氣,向四周宣告著這支軍隊的存在。
來自集體的云氣,大幅度的提高所有人的戰斗力,并使其逐漸的趨于平等。
袁紹坐鎮于中軍,看著三軍緩緩向前行走,并且逐漸趨于同聲的步伐,滿意的點了點頭。
而同樣在中軍的鞠義,在這個時候,騎在自己的戰馬上,認真的去觀察三軍動態和陣型。
觀察了一下左翼和右翼,還有前鋒的情況,鞠義不由的點了點頭。
在沒有大軍團指揮的情況下,將士兵直接分給其他將領,由將領進行指揮,并將權力下放給將領,減少指揮的時間和誤差,充分發揮兵多將廣的優勢。
缺點也很簡單,來自中軍的指揮命令,只能夠指揮到左右兩翼最上一層,再精細的命令就無法下達,具體的實施,還得靠左右兩翼的統帥,下達命令去實施,延長了命令的時間。
縮短了將領對于自身部隊的控制時間,卻增加了中軍指揮,對于周圍部隊的控制時間,只能說各有利弊吧。
碰上真正的大佬,很容易被車翻,不過以對面公孫瓚的能力來看,大概率也不是大軍團指揮,這種選擇,并無不可。
本質原因,還是軍中,缺少一個真正的大軍團指揮。
一想到這里,鞠義不由的皺了皺眉頭,隨即平靜了下來。
大軍團指揮也不是那么好出的,資質,天賦,努力和經驗缺一不可。
當今天下的大軍團指揮,用一只手都能夠數得過來,沒那么容易碰到的。
每一個大軍團指揮,都是聲名赫赫之輩,真要是碰上了,又怎么可能沒有提防之心
“將軍隊如此布置,方能充分發展我軍之優勢。”郭圖站在袁紹的旁邊,為袁紹進行解釋。
袁紹則默默的傾聽著,郭圖的解釋。
許攸和審配則調動著自己的精神力,完成屬于自己的任務。
“我軍兵多將廣,公孫瓚的軍隊人少,敵我差距懸殊,所以將戰場選在了陣,空曠無際的平原。”郭圖看著一眼看不到頭,幾乎沒有什么障礙物的地形,頗為感慨的說道,“擁有絕對的實力差距,在正面戰場徹底擊敗公孫瓚,彰顯我軍之實力。”
“哦,選擇這個地方,反而對我方有利吧”逢紀仔細的看了一下地形,若有所思的說道。
郭圖對此則點了點頭,然后繼續說道,“我軍將大軍展開,兵分三路,擴大接戰面積,我軍人多,尚且可以輪換,公孫瓚軍隊人數不夠,又怎么可以輪換呢倘若大軍對壘,就算比拼消耗,也能將公孫瓚給耗死。”
逢紀聽到后皺了皺眉頭,有些不解的問道,“倘若公孫伯圭,選擇將軍隊進行收縮,減少接戰范圍又當如何”
郭圖聽到這個問題,當場就笑了出來,頗為高興的說道,“倘若公孫瓚選擇防守,縮小自己的接戰面積,我等本就選擇如此陣列,當以前鋒接戰,左右兩翼包之,再以文丑將軍為機動,那公孫瓚就別想跑了,今天就得躺在這里。”
袁紹聽到以后滿意的點了點頭,選擇這么寬闊的地形,確實有利于大軍的展開,更方便于大軍的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