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內氣團子,目睹局勢變化的劉桐,稍微松了一口氣。
一切都在按照自己所想的一樣,相當的順利。
本來按照原本的方案,軍隊是由關羽進行指揮。
畢竟這一支先鋒,除開掉幻念戰卒以后,也就只有兩萬人,對于關羽來說,這是可以輕而易舉指揮的人數。
再加上一個張飛,光靠武力都能夠統御,簡直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事情。
本來她在戰場當中就是充當一個掛件,使用自己的精神力,將云氣軍陣給弄出來,讓關羽進行指揮,就可以了。
然而,當他們三個人渡過黃河,親眼目睹了袁紹前軍以后,集體陷入的沉默。
袁紹前軍的營地布置的很奇怪,也很特殊。
是一個典型的錐形營地,本來這都沒啥。
畢竟這樣的營地,也方便從兩翼當中調出士兵,參與進攻,而且在進行防守的時候,因為前面的士兵較少,后面的士兵更多,就會有更充足的反應時間,抽掉后面的部隊進行防御。
至于后面的大部隊不會被進攻的原因,也更簡單,因為他們是前軍,再往后面走,便是袁紹龐大的中軍,自然不用擔心來自后面進攻。
在主要承擔防御的時候,這種特殊的營地,也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這個地方所屬的地形,就導致了這個營地,弄出來就是一個坑。
本來好好的地形,卻多了很多溝壑,引入了黃河之水,布滿整個營地。
而這些溝壑,出現的原因很簡單,畢竟這是前軍,法證的重點打擊目標。
在燃燒箭矢的打擊下,想到的辦法,挖掘溝壑,引入黃河之水,方便滅火而已。
看著這些溝壑,劉桐與關羽,張飛商量以后,當場變更了戰術。
畢竟袁紹前軍營地當中的防御建筑,也不在少數,陷阱也有很多,不知道跟誰學的。
但是這些溝壑旁邊,卻沒什么建筑物,反而四通八達,能夠到達營地的各個地方。
對此,劉桐也能夠理解,畢竟滅火,講究的就是效率,如果中途出現了大量的陷阱和各種建筑物進行阻攔,還怎么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滅火
而這些溝壑的出現,也給他們了方向,那便是沿著這些溝壑進行進攻,既能夠躲開陷阱,又能夠攻擊到營地的每一個地方。
之后在軍陣的加持下,關羽三刀掀開了營地外圍。
而后蔣奇的軍隊的反應,證明了他們沒有夜盲癥,可以在晚上看到東西和事物。
然而,前軍營地的后半部分,駐扎的另外幾支軍隊,卻沒有這種高效而迅速的反應,甚至出現了些許炸營的現象。
這種情況的出現,證明后面的士兵并不像前面一樣,擁有夜視的能力。
不過這種情況,也很正常,他們夜視能力的情報,才泄露不到半個月,袁紹就算知道之后,也不可能在半個月之內,治療好所有的人的夜盲癥。
能把精銳軍團給治療好,已經是他財大氣粗的實質性體現了。
同樣的,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后,三人在簡短的商議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