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什么東西?”目睹天空當中劃過的弩箭,溫琴利奧一時之間都有些愣住了,完全沒見過這種東西。
漢帝國的弩機,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戰斗,羅馬帝國自然也了解,甚至也拆解過,分析過其中的構造及主要原理。
同時也經過實際的訓練和射擊,分析出了這種東西和弓箭的不同,了解其中的差異。
弓和弩之間的差異,不僅僅是設計方法的不同,就連箭矢都不一樣。
使用弓箭射擊的箭矢,不管是長弓還是短弓,其所用來發射的箭矢,基本上都有穩定飛行的尾翼,除非是某些質量不好的箭矢。
對于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來說,這種不合格的箭矢,自然不會出現在戰場之上,除非是已經使用過的損耗品。
而弩和弓完全不同,弩箭并沒有尾翼,幾乎是一個箭頭加一個箭桿,能夠組裝成一支弩矢。
光論平衡性而言,弩箭要遠遠遜色于弓箭。
而且弩自身的情況也極其特殊,很難將天賦作用在其身上,導致很多可以附加的弓箭天賦效果,沒有辦法附加在弩身上。
正是因為這一個因素,羅馬人對于弩的看重程度,并沒有高到過于離譜的程度。
在漢帝國看來,流水化制作的弩,不僅可以彌補很多非遠程單位的遠程攻擊能力,還能夠提供額外的作戰能力和協作能力,甚至連訓練的時間成本都不需要提供太多,除了消耗大一點,浪費多一點,損耗高一點,怎么看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對于羅馬帝國來說,沒有辦法加持天賦效果的弩,并不值得大規模普及和使用。
有西徐亞人在,羅馬帝國并不缺少精銳的弓箭手。
甚至靠著不同的天賦效果和龐大的軍隊人數,羅馬的弓箭手,可以在質量和數量方面都遠遠超越弩箭。
所以弩看似淺薄的生產成本和時間成本,對于羅馬帝國來說,根本不值得關注。
而現在出現的這一種弩矢,則引起了溫琴利奧腦海當中的想法和猜測。
倘若弩的問題和缺點都能被攻克,那么漢帝國的弩,也不是不能借鑒和使用。
結構并不復雜,只是精度要求比較高,制作難度比較高而已,但是對于一個認真的帝國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前提是這種東西真的需要,甚至不需要也不影響。
“罷了,繼續追!”輕輕的搖了搖頭,溫琴利奧從繁重的思考當中回過神來,看著依舊在逃跑的漢帝國軍隊與帕提亞軍隊,繼續發動了進攻。
反正營地里面有自家的騎士官在,還有數以十萬計的蠻子軍團,根本不可能出問題。
就算這些弩矢真的能夠越過他們,準確無誤的飛到大軍營地當中,溫琴利奧也不會有什么擔心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