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上認識到丹陽軍隊的加持效果之后,里昂那多第一想法就是不認為自己的軍隊會輸。
大家都有組織內加持,而無畏天賦韌性更高,在這種彼此交錯的情況下,靠的就是韌性和自身素質。
而彼此交錯,也就會導致戰線錯綜復雜,實際戰斗接觸線會大幅度增加,同時參與戰斗的人也會更多,彼此之間的傷亡也會更高。
熱血上頭,對這種情況完全沒有畏懼的里昂那多,并沒有認識到李嚴想法,直接選擇了對攻,依靠力量爆發帶來的恐怖力量,直接用盾牌和長槍發動進攻。
對于李嚴來說,當前這種情況,實在是再完美不過的情況了。
而在試探出對方的軍隊天賦之后,李嚴就知道常規正面對碰的意義不大了,至少在這一次的對戰當中意義不大。
如果是在常規的戰爭當中,李嚴自然不會做這樣有風險的冒險行為,而是選擇小心謹慎的正常戰斗。
不擴大戰爭接觸面,借助協力天賦,正面進行小規模接觸面的戰斗,在這種戰斗模式下,可以借助隊友的力量、視野等等加持的丹陽,集眾人之力,根本就不會遜色于自己的對手。
對于丹陽來說,白天平原下,他們根本不會畏懼任何一個同等級的步兵,哪怕對方的天賦是組織力拆除,他們都擁有相當高的勝算。
可惜,這一次戰爭明顯有一些特殊,而丹陽的統帥李嚴非常清楚這一點。
在絕大多數戰爭模式之下,依靠組織力加持的丹陽,甚至連指揮官都不需要,都能夠靠著以往的經驗和配合,打出相當高的勝率。
然而這一次戰爭,卻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觀察和執行。
而這,也是李嚴能夠做到,并且擅長做到的事情。
作為丹陽精兵的軍團長,李嚴能做的,可不僅僅只是給士兵增加一個組織力加持的軍團天賦而已。
“發動進攻,給我廢掉對方!”觀察了一下丹陽精兵前線的戰斗,看著一個又一個的u形缺口,李嚴神色認真,快速的下達命令。
馬其頓軍團很強,但是真正強大的,并不是馬其頓,而是馬其頓身后龐大的羅馬軍隊。
站在整個中軍的角度來看,稍微了解馬其頓身后兩支重步兵的天賦之后,李嚴便明白了這兩支重步兵,不是正常的重步兵,而是同樣具備正面強大攻擊能力的步兵。
最主要的戰線,放置一支攻擊力強大但是韌性十足的軍團,在其兩翼放置兩支擅長攻擊的重步兵,后面還有具備壓制效果的弓騎兵,李嚴要是還不清楚羅馬的想法,都沒資格擔當這一個軍團長了。
雖然不清楚眼前的馬其頓軍團為什么孤軍冒進,但是如此好的機會,李嚴自然不會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