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做的就只有這些了,真正大局層面上的,就只能交給司馬懿了。
而對于中軍的情況,掌握戰局局勢和行動的司馬懿自然很清楚,原本都準備讓自己的速射營去壓制或者拖住對方的弓騎兵軍團,沒想到中軍自己就能夠完成這一點,也確實給他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畢竟后軍的部隊就那么多,那是用一點就少一點,至于羅馬帝國那龐大的后軍隊伍,司馬懿已經不怎么想要去估算了,對方擁有著極高的容錯,就算統帥是腦殘,四肢不協調的家伙,估計都能靠著這龐大的實力強行攆過來。
所以對于自己的目標和這一場戰爭的戰略方法,司馬懿非常清楚,那就是盡可能讓更多的人撤走。
現如今的這種攻擊和對攻,都是為了最后的撤退做準備,畢竟身處在戰場之上,戰爭由誰開始,雙方都可以決定,可是戰爭由誰來結束,那就不好說了。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撤退下去,要么在戰場之上建立局部優勢,然后擴大這個優勢效果,獲得短暫的區位緩沖以后再撤退,可以是利用時間差,借助夜晚的情況來撤退,但絕對不能是直接撤退。
掃描了一下天空的情況,司馬懿的臉色并不是很好看。
羅馬進攻的時候并不是凌晨,而是日上正午的時候,在天空最明亮的情況下,堂堂正正的發動了進攻,毫不掩飾自己的強大和惡意。
這種情況下,尤其是當前的這個時間節點下,他們如果想要借助夜色來撤退的話,最少也需要堅持四個時辰。
哪怕是他的精神力可以影響天象,在進入夜晚以后可以更快黑下來,更好的提供掩護,當然也需要三個多時辰的時間。
想要在這種實力差距下堅持三個時辰,其中的難度不言而喻。
“如果羅馬后軍不出動的話,三個時辰問題不大,但是時間一旦拖下去,越是接近于夜晚,對方出動的概率就會越高。”徐庶也抬頭看了一下天空,確認了一下時間,隨后便將當前的這種情況說了出來。
現在的羅馬后軍確實沒有想要動的想法,但不代表對方不會動。
如此龐大的羅馬后軍部隊,不管到達哪一片區域,都會對該區域造成碾壓效果。
而他們目前選擇兩邊對攻,中間抵御的方法,除了拖延時間以外,也是希望兩翼能夠獲得優勢,從而威脅對方將軍的后部,迫使羅馬后軍向兩翼進行增援,分散羅馬后軍所預留的后備軍。
如此一來,只要能夠拖到晚上,意識到情況不對勁的羅馬軍隊,就算把軍隊壓在中軍,他們撤退成功的概率也會多不少,當然如果不壓的話,那撤退就非常順利了。
至于壓在兩翼部隊身上,那就更好了。
畢竟兩翼都是騎兵,只要打出一波攻勢,拉出一部分距離以后撤退就沒有障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