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你得明白,我們的電視機普及率一直上不去,想要實現你說的那種那些,起碼得等十年。”
王衛東怎么可能沒想到這點
他一早就已經想好了應對的方法。
“都說到這了,我也就不瞞著你們了,實際上我這回去港城,還弄到了一條彩電生產線,等設備到齊后,我們也能生產自己的彩電了,至于大伯您說得電視機普及率的問題,我是這樣想的”
王衛東說到這停頓了一下,拿起茶杯喝了口,才繼續說道。
“咱們現在的經濟水平還不行,別說彩電了,就算是普通人家,想要購買一部電視也不容易。要是條件差點的,根本就不會考慮這事。所以我想到了另一個辦法,沒法一次性拿出這么多錢,那就分期吧,分成一年,兩年的時間。每個月支付一點,這樣總沒問題吧”
丁家人聽到王衛東的辦法后,頓時都愣住了。
的確,一次性支付的話,很多人都舍不得買電視機。
但要是分成十二個月,或者二十四個月。
擔子輕了,咬咬牙就拿出來了。
這年月京城工人的工資并不低,就拿一級鉗工來說,也有二十多塊錢。
王衛東說得這種分期支付的方式,確實是個好辦法。
不但能應用在電視機上,其他商品也一樣可以用。
像自行車之類的商品,一百來塊的價格,多少人望而退卻,只能想辦法攢自行車。
但那樣的自行車,不被官方認可的。
一旦被抓住,就會直接把車子拖走。
這跟后世那種沒牌上路的汽車一個樣。
在這個時代,自行車也得上牌。
上回閻埠貴攢的自行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沒收的。
要不是王衛東幫了他一把,這老頭怕不是現在還天天哭喪著個臉。
丁大姑雖然覺得王衛東的提議不錯。
可做電視機是要成本的
這個規矩一出,人民是輕松了,電視機廠面對的壓力卻增加了不少。
指不定還沒等錢收回來,廠子就已經垮了。
她向王衛東說出了這個顧慮,王衛東立馬就給出了應對的方法。
在這一點上,后世的花唄跟白條都給出了相應的答案。
不過在利息方面是絕對不能向他們看齊,民眾暫時承擔不起這么高昂的利息。
“大姑,分期這種事,肯定得跟銀行合作的。
不止是我們自己的銀行,國外的那些銀行同樣可以合作。
他們的借貸體系已經發展得很成熟,在這方面完全沒有問題。
而且我相信之后做出來的產品,一定能夠出口到國外。
到時我們可以讓銀行先行支付我們電視機的款項。
至于利息,就讓給他們唄
只要打開了銷路,還用怕賺不回成本嗎”
王衛東早就想好了,出口到國外的彩電,定價一定會高于國內。
那些利潤完全足夠撐起一家彩電公司。
只要熬過了前期的艱苦,之后便是一條康莊大道。
賺取外匯固然重要,但也得把本國的民生拉起來才行。
外匯最重要的用處之一,就是從國外進口糧食。
光靠咱們自己研究可不行。
畢竟良種都是一代一代培育出來的,這里邊花掉的時間可不少。
加上咱們雖然地廣物博,但人口也多,即使在六十年后,有許多糧食依然得靠進口。
只要糧食的價格下去了,人民吃飯的問題解決掉,那經濟自然就會好起來。